时间: 2025-04-29 22:5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57:47
幽居忽不乐,出门何所之。
且寻司马季主卜,筮短龟长何参差。
盗蹠何功老牖下,屈原何罪沉湘湄。
暴戾恣睢天不觉,憔悴枯槁天岂知。
得勿天鉴爽,谁云天听卑。
山川有崩竭,日月有盈亏。
天地消毁不自保,呼天吁地空尔为。
君不见狻猊食虎豹,逸乐终身但长啸。
麒麟避虫蚁,千年徒为圣人死。
我在幽静的居所中忽然感到不快乐,出门又要往哪里去呢?
不如去寻找司马季主来卜卦,短龟和长龟的结果究竟有什么差别呢?
在老窗下偷窃有什么成就呢?屈原又有什么罪过而沉入湘江?
暴虐放纵的天理毫无所觉,我又如何能知道自己憔悴得如枯木?
如果得不到天意的庇佑,谁能说天听是卑微的?
山河有崩溃,日月有盈亏,
天地都难以自保,呼天唤地又有什么用呢?
你难道没有见到狻猊会吃掉虎豹,享乐一生却只会长啸?
麒麟避开虫蚁,千年只为圣人而死。
骆成骧(1874-1940),字蔚生,号云山,近代诗人,后期的政治活动家,诗风受传统影响,善于运用典故,作品常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思考与反思。
创作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中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行路难 其二》通过对生活的困惑、历史的反思和对天地自然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开头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不满,进而引出对传统卜卦的质疑,展现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句子提到屈原,象征着对忠诚与理想的追求,然而却以沉江而终,暗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诗中提到的“暴戾恣睢”与“憔悴枯槁”则揭示了诗人对社会丑陋现象的控诉,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怒和无助。尤其是最后几句,运用狻猊与麒麟的对比,揭示了对于逸乐与权势的讽刺,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困境的反思,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与人世间的无奈,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与对人生意义的思索。
诗中提到的“屈原”是因为什么而沉入湘江的?
A. 忠诚于国
B. 追求名利
C. 逃避现实
答案:A
诗中的“山川有崩竭”意指什么?
A. 自然灾害
B. 生命的无常
C. 社会动荡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狻猊”代表什么?
A. 仁德
B. 权势
C. 逃避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