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金门(用李後主韵二首)》

时间: 2025-04-27 14:37:45

诗句

梅梢腊尽春归了。

毕竟春寒少。

乱山残烛雪和风。

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

年光老去才情在。

惟有华风改。

醉中幸自不曾愁。

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7:45

原文展示: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白话文翻译:

梅树的枝头,腊月已尽,春天终于回来了。可是春寒依旧少。乱山间,残雪如烛,伴着和煦的春风,这情景比阴山海上更胜一筹。在光阴匆匆流逝中,才情依旧存在。只有华美的风景在变化。喝醉了,幸好我不曾忧愁。是谁在歌唱,春花秋叶间,泪水悄然流淌?

注释:

  • 梅梢:梅树的枝头,象征春天的来临。
  • 腊尽:腊月结束,春天来临的标志。
  • 春寒:春天的寒冷,表现出春天仍然不够温暖。
  • 乱山:指山峦起伏的自然景象。
  • 残烛:比喻雪的残余,如同烛火微弱的光。
  • 阴山海:可能指阴暗的环境,强调自然的壮丽。
  • 华风:美丽的风景,象征着变幻无常的岁月。
  • 春花秋叶: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子厚,宋代诗人,擅长古诗,其作品常以抒发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春季,诗人感慨春天的来临与时光的流逝,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的复苏为引子,抒发了春天带来的希望和生命的活力。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突显出春寒尚存的对比,表达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寒冷的感慨。在诗的后半部分,朱子厚对时光的流逝有所感悟,年光老去,但才情依旧,显示出一种对生命的珍视与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最后一句中,诗人以“醉中”自嘲,展现出对世事的淡然与洒脱,尽管泪水暗流涌动,却不愿意在表面上表现出来。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抉择,恰恰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营造出一种既伤感又美丽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梅梢腊尽春归了:梅花在腊月结束时绽放,寓意春天已然来临。
  2. 毕竟春寒少:尽管春天来了,但依然感受到些许寒冷。
  3. 乱山残烛雪和风:描绘山中残雪被春风吹拂的景象。
  4. 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强调这种美景超越了阴暗的环境。
  5. 年光老去才情在:时间流逝,才华与情感依旧存在。
  6. 惟有华风改:美丽的景象在不断变化。
  7. 醉中幸自不曾愁:作者在醉酒中感到无忧无虑。
  8. 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感叹有人在唱歌,表达对春花秋叶的感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残雪比喻为烛光,形象生动。
  • 对仗:如“春花秋叶”,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将“谁唱”赋予生命,增强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春天的希望与美丽,以及面对人生无常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希望,春天的使者。
  • 残雪:代表着过去的遗留,时间的印记。
  • 春风:象征着温暖与生命的复苏。
  • 华风:美丽的自然景象,变化万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春寒少”是在表达什么?

    • A. 春天温暖
    • B. 春天依然寒冷
    • C. 冬天的寒冷
    • D. 暑天的炎热
  2. “梅梢腊尽春归了”中的“腊”指的是?

    • A. 腊肠
    • B. 腊月
    • C. 腊梅
    • D. 腊八粥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后主的《虞美人》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朱子厚的《谒金门》与李后主的《虞美人》在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上有相似之处,但前者更突出自然景象,后者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与历史的无奈。

参考资料:

  1. 《宋词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朱子厚诗集》

相关查询

临江仙·己巳二月会稽马上口号 临江仙·要问南枝消息早 临江仙 临江仙·皓月光同水泄 临江仙(和陈景卫忆梅) 临江仙十二首 其五 临江仙外祖寿筵上见女兄染发有感 临江仙 临江仙 其二 申江署中题麻姑献酒图,为丁夫人初度 临江仙·秦中怀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投辖留宾 各取所需 門字旁的字 新淫之声 瓦字旁的字 包含灯的词语有哪些 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失之东隅 回纡 禾字旁的字 叆靧 冥钞 孤身只影 白化病 同休共戚 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