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熊掌》

时间: 2025-05-04 11:58:39

诗句

占熊食指动何如,奇液都从两掌储。

舐久应怜胝渐薄,熟迟转觉味留馀。

八珍有数同烹豹,二美难兼且舍鱼。

欲识含津工肖象,铜仙顶上露盘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8:39

原文展示

占熊食指动何如,奇液都从两掌储。
舐久应怜胝渐薄,熟迟转觉味留馀。
八珍有数同烹豹,二美难兼且舍鱼。
欲识含津工肖象,铜仙顶上露盘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讲述熊掌的美味时,诗人首先询问熊的食指为什么会如此灵动,原来那奇特的液体都储藏在它的两只掌中。经过长时间的品尝,应该怜惜那因舔舐而渐渐变薄的掌心,熟食后更能体会到那留存于舌尖的余味。在美食中,八珍中有数道同样可以与豹肉烹饪,而这两种美味却难以兼得,甚至需要舍弃鱼肉。若想了解这含津的美味,就要在铜仙的顶上,四面八方的露水上舒展。

注释

  • :占有,拥有。
  • :舔,舔舐的动作。
  • :指手掌因长时间用力而形成的厚茧。
  • 熟迟:指熟食的时间较长。
  • 八珍:指美食中的八种珍贵食材。
  • 铜仙:一种古代神话中的仙人,象征长生不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敦仁,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物和人事为题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对美食的追求日渐盛行,诗人通过描写熊掌,表达了对美味的向往与赞美。

诗歌鉴赏

《熊掌》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诗人吴敦仁通过对熊掌的描写,展现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运用了细腻的感官描写,令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熊掌的美味。在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对熊掌的细节描绘,引出对美味的思考,展示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食物的象征意义。整首诗充满了对食物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饕餮盛宴的场景,令人心生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占熊食指动何如:询问熊掌的美味为何如此灵动。
  2. 奇液都从两掌储:美味的液体都储藏在熊的掌中。
  3. 舐久应怜胝渐薄:长时间的舔舐,应该怜惜掌心因而变薄。
  4. 熟迟转觉味留馀:熟食后,才能体会到舌尖的余香。
  5. 八珍有数同烹豹:美食中八珍可以与豹肉相烹饪。
  6. 二美难兼且舍鱼:这两种美味难以兼得,甚至需舍弃鱼肉。
  7. 欲识含津工肖象:想要了解这美味,就需在铜仙的顶上。
  8. 铜仙顶上露盘舒:露水在铜仙的顶上舒展。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熊掌比作美食,强调其美味。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赋予熊掌以人性化的特征,表现对美食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熊掌的描写,表达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自然馈赠的感激,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选择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熊掌:象征着美味与珍贵,代表食物的诱惑。
  • 八珍:象征着美食的丰富多样,反映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
  • 铜仙:象征着长生和美好愿望,寓意对食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八珍”指的是?

    • A. 八种美味
    • B. 八种动物
    • C. 八种饮品
  2. “舐久应怜胝渐薄”表现了诗人对于熊掌的什么态度?

    • A. 轻视
    • B. 珍惜
    • C. 害怕
  3. 诗中的“铜仙”象征什么?

    • A. 富贵
    • B. 长生
    • C. 贫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佳人》

诗词对比

同样描写美食的杜甫《佳人》与吴敦仁的《熊掌》,前者更注重对人和情感的描写,而后者则更加聚焦于对美味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美食与诗歌的结合》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施菊 西施山戏占 西施 元夜独酌 西施泛五湖图 西施吟 西施 西施咏 西施捧心图 西施舌 西施泛湖图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慞惶失次 哀毁瘠立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婴病 包含漂的词语有哪些 朽木不可雕 穴宝盖的字 一艺微长 原样 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贪污狼藉 口字旁的字 如水赴壑 克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作土 立字旁的字 拊背扼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