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55
剖来全鹿解留筋,供入宾筵酒味醺。
不似养茸当补益,却嫌市脯尚膻荤。
食非鸡肋称觞便,熟并熊蹯借箸分。
犹记芝田衔草日,班龙珠顶别毛群。
这首诗描绘了用全鹿的筋腱做菜肴的情景,为宾客的宴席增添了酒意。
这道菜肴并不像吃鹿茸那样具有补益的效果,反而让我觉得市面上的干脯肉太过于膻腥。
虽然这道菜不算是珍馐,但却足以让人举杯畅饮,和熊掌一起分享也毫不逊色。
我仍然记得在芝田里吃草的日子,和班龙珠一起,远离了那些毛茸茸的鹿群。
作者介绍:吴敦仁,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作品多反映自然景色、生活情趣,语言清新自然,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清代,背景是在当时社会上对饮食文化的重视,尤其是对珍馐佳肴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饮食的独特见解。
《鹿筋》一诗,吴敦仁通过对鹿肉的描写,展现了其对饮食的钟爱与思考。诗中以“全鹿解留筋”开篇,直接引入主题,展示了鹿筋的美味与独特之处。诗人首先表达了对鹿筋的欣赏,认为它能够让宾客醉意醺然,体现了对饮食文化的重视。
接着,诗人以“养茸”进行对比,说明鹿筋虽然不如鹿茸那样滋补,却也有其独特的风味,反映了诗人对常见美食的质疑与批判。诗人提到市面上的肉干膻味太重,显露出他对饮食品质的追求与反思。
在后两句中,诗人以“食非鸡肋”抒发了自己对美食的向往,虽然鹿筋不算珍贵,却仍然能够与熊掌比肩。表达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对美食的热爱。最后一句提到“芝田衔草日”,勾起了对田园生活的怀念,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以饮食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生活品质的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鹿筋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饮食文化的反思与追求,同时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诗歌中蕴含着对传统饮食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全鹿”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剖开的?
A. 供奉给神灵
B. 为宴席准备美食
C. 进行祭祀
D. 进行市场交易
诗人对市面上的肉干有什么看法?
A. 非常喜欢
B. 认为太过膻腥
C. 认为很珍贵
D. 没有特别的看法
“芝田衔草日”中提到的芝田象征着什么?
A. 富饶的土地
B. 田园生活的宁静
C. 诗人对繁华的向往
D. 美食的来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