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9:03
薄暖轻寒,花朝时候,谁把冰绡裁剪。上苑栽云,孤村滞雨,消息江南应遍。影绘斜阳里,又偷上画屏争艳。沉酣多少东风,人醉玉楼天半。底事春先独占,自闹乱春情,又将春恋。烟软嫣红,雾柔晴粉,眼见韶光都浅。深巷箫声咽,怎消尽蝶恋莺怨。买得归来,晓妆人正肠断。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微寒的气息中,谁在裁剪那轻薄的冰绡呢?上苑里种满了云朵,孤独的村庄却在细雨中滞留,想必江南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影子在斜阳里绘成画面,竟然偷偷地争艳在画屏上。多少醉人东风,让人在玉楼中迷醉到天色一半。为何春天先行独占,搅乱了春情,竟然又引发了春恋?烟雾般柔软的嫣红,雾气般细腻的晴粉,让人眼见光阴似乎都变得浅薄。深巷中箫声轻咽,怎能消去那蝴蝶的恋慕与黄莺的怨恨?买得归来,清晨梳妆的人正愁肠百结。
江瑛,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美和人生感悟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婉约,擅长描绘春日景象和细腻情感。
本诗创作于春天,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以及春天带来的情感纠葛,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节对生活和爱情的思考。
《探春 杏花》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诗歌,诗中借春日的景色抒发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春天的感慨。开头的“薄暖轻寒”便设定了春天的氛围,既有温暖的阳光,也有一丝丝寒意,恰如人心的复杂情感。诗中反复提及的“春恋”与“春情”,传达出一种春天特有的浪漫和情感的丰富性。
整首诗以细腻的景物描写为基础,搭配着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爱情的甜蜜。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春水初生,春林初盛”的生机盎然。
结尾处的“晓妆人正肠断”,则将春日的美好与人内心的伤感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复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美丽与人们内心情感展开,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及春日的复杂情感。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反映出人们在春风中沉醉的状态以及内心的情感纠葛。
“薄暖轻寒”中的“薄暖”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温暖
B) 夏天的热
C) 秋天的凉
D) 冬天的寒冷
诗中提到的“晓妆人”指的是哪个时间段的人物?
A) 晚上
B) 中午
C) 早晨
D) 黄昏
“影绘斜阳里”中的“斜阳”指的是什么?
A) 早晨的阳光
B) 正午的阳光
C) 傍晚的阳光
D) 午夜的阳光
答案:
对比江瑛的《探春 杏花》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与情感,但江瑛更注重春天带来的个人情感的纠葛,而张若虚则强调了自然景色与人心的和谐。两者在意象的使用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春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