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8:42
渔家傲 其十二 十二月山家词
作者: 唐芑 〔清代〕
曝背茅檐披布衲。心闲岁晚无纷杂。
比屋柴扉常昼阖。梅香洽。
倦眠纸帐容身榻。一任山溪冰尽合。
瑶林琼榭风吹飒。芋栗慢煨烧短蜡。
整肴榼。声声爆竹除残腊。
在背阳的茅檐下,披着布衲,阳光洒在身上,心中悠闲,岁末时光无纷扰。
家门的柴扉常常紧闭,室内弥漫着梅花的香气。
倦意袭来,躺在纸帐内的榻上,任凭山溪的冰水慢慢汇聚。
瑶林琼榭在风中轻轻摇曳,蒸煮芋头和栗子,慢慢烧着短蜡烛。
整齐的酒器在桌上,声声爆竹声中辞旧迎新。
作者介绍:唐芑(约1645-1715),清代诗人,字子修,号东篱,出自浙江,擅长诗词,尤以婉约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清代的岁末,反映了作者在山中小屋过冬的宁静生活,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理想。
这首《渔家傲》展现了诗人清幽宁静的生活状态,描绘了冬季山家中的日常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满足,仿佛身处在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前两句以“曝背茅檐披布衲”开篇,直接描绘了冬日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也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与享受。接下来的“心闲岁晚无纷杂”,更是道出了岁末时光的清静与安宁,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中间部分描述了室内的梅花香气与倦意,展现了诗人在温暖的环境中慵懒地享受生活的状态。随着“瑶林琼榭风吹飒”,诗人把视线从室内转向外部的自然景象,描绘了冬日山林的风景,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最后一联以“声声爆竹除残腊”结束,象征着辞旧迎新,带有浓厚的节庆气氛,体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祝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如“瑶林琼榭”与“声声爆竹”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切感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茅檐”是什么的意思?
填空题:诗中提到“心闲岁晚无___”,表示诗人内心的宁静。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发生在春天。(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