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4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44:07
再游仪真呈张使君
作者: 刘过 〔宋代〕
江淮冠盖闹如林,
求一己知何处寻。
风月欲谈嫌许事,
山川不险似人心。
使君德量发天远,
举子科名自陆沉。
秋气未悲先泪下,
黄花虽好不曾簪。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淮地区游玩时的感受。江淮的繁华热闹,就像林木般密集,却让我感到迷茫,不知该向何处寻求内心的宁静。即使风月美好,我却觉得没有想说的事;山川虽不险峻,但人心却复杂难测。张使君的德行和气量,宛如天际般遥远,而那些求取功名的举子们却在科举中沉浮。秋天的气息尚未使我悲伤,眼泪却先流下,尽管黄花美丽,但我却没有把它插在头上。
刘过,字景文,号白沙,宋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和社会风貌,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此诗作于刘过游历江淮期间,诗中反映了对繁华与内心孤独的思考,表达了对人性复杂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迷茫和对人心复杂的无奈。开篇以“江淮冠盖闹如林”描绘了江淮地区的繁华景象,这种热闹与喧嚣令诗人感到孤独与迷茫,接着“求一己知何处寻”则流露出内心的焦虑与对自我价值的追寻。诗人将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复杂进行了对比,认为即使在美丽的风月之下,人心的险恶与复杂依然存在。
“使君德量发天远,举子科名自陆沉”中,诗人对张使君的赞美与对科举制度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失望。最后,秋天的气息带来的不是忧伤,而是眼泪的流下,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与失落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现了对繁华世界的迷茫、对人心复杂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通过自然景色与人性深刻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江淮”指的是哪个地区?
A. 黄河流域
B. 长江与淮河流域
C. 西北地区
答案: B
“使君德量发天远”中的“使君”是指谁?
A. 诗人
B. 张使君
C. 举子
答案: B
诗中提到的“黄花”指的是什么花?
A. 玫瑰
B. 菊花
C. 桃花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