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家傲 题蒹葭秋水图》

时间: 2025-07-29 16:19:43

诗句

浪絮浮萍江海里。

秋云遮断秋山紫。

棹入芦花船不系。

风景异。

斜阳天外余霞绮。

钓得碧鲈刚半醉。

苍茫长伴烟和水。

恰好前汀眉月起。

人两地。

溯洄从此销魂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19:43

原文展示

渔家傲 题蒹葭秋水图
作者:陈步墀 〔清代〕
浪絮浮萍江海里。秋云遮断秋山紫。棹入芦花船不系。风景异。
斜阳天外余霞绮。钓得碧鲈刚半醉。苍茫长伴烟和水。恰好前汀眉月起。
人两地。溯洄从此销魂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美丽。诗开头描绘了江海的景象,浮萍和浪絮在水面漂浮。秋云遮住了远处的紫色山峦,船只在芦苇花丛中行驶,不再系缆,显得悠然自得。接着,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天边的彩霞,诗人钓得一条碧绿的鲈鱼,感到微微醉意。在这苍茫的水天之间,正好在岸边的月亮升起,似乎也在与他相伴。最后,诗人感叹两地相隔,回想起曾经的美好,心中荡起无尽的思念与惆怅。


注释

  • 浪絮:水面漂浮的花絮,形容水面轻盈的景象。
  • 浮萍:一种水生植物,象征着漂泊无定。
  • :指划船的桨。
  • 芦花:芦苇开花时的样子,常用来描写秋季的景象。
  • 余霞绮:天边的彩霞,美丽而绚烂。
  • 碧鲈:一种鱼,指美丽的鲈鱼。
  • 销魂:形容心神恍惚,沉醉其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步墀,清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时期。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描绘江南水乡的风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清代,正值秋季,诗人可能在一次出游的途中,见到水乡的秋景,因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离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陈步墀的《渔家傲 题蒹葭秋水图》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水乡的美丽与渔家的生活情景。诗的开头用“浪絮浮萍江海里”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让读者感受到水波荡漾、万物生机的画面。随着描绘的深入,诗人将视线投向了被秋云遮挡的山,突出了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美感。

诗中提到的“斜阳”和“余霞绮”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更在情感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在钓鱼的过程中,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微醉的状态,暗示着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内心的平静。然而,最后一句“人两地。溯洄从此销魂矣”则将这种宁静的美好与离愁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回忆,使整首诗在美丽的画面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浪絮浮萍江海里:描写水面上的浮萍和浪花,营造出一种轻盈、自在的氛围。
  2. 秋云遮断秋山紫:秋天的云彩遮住了远处的紫色山峦,表现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美感。
  3. 棹入芦花船不系:船只在芦苇间行驶,不再系缆,象征着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4. 风景异:表达了此时此刻的风景与往常的不同,暗示着季节的变化。
  5. 斜阳天外余霞绮:描绘夕阳的余晖与绚丽的彩霞,营造出温暖而浪漫的氛围。
  6. 钓得碧鲈刚半醉:诗人钓到一条美丽的鲈鱼,感到微微的醉意,表现出满足与愉悦。
  7. 苍茫长伴烟和水:描绘出辽阔的水天一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
  8. 恰好前汀眉月起:月亮在岸边升起,暗示着一种宁静的美好。
  9. 人两地:现实中人与人相隔,表现出孤独感与思念之情。
  10. 溯洄从此销魂矣:回忆起往昔,感到心神恍惚,表达了对往事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浪絮浮萍”,通过比喻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拟人:如“余霞绮”,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色彩,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水渔家生活的美好与宁静,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离愁与思念,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浪絮:象征着轻盈与自由的生活状态。
  2. 秋云:代表着秋天的变化与时光的流逝。
  3. 芦花:象征着水乡的自然美,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依恋。
  4. 碧鲈:象征着丰收与满足,表现了生活的乐趣。
  5. 眉月:代表着宁静与思念,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春天的花
    B. 秋天的水乡
    C. 冬天的雪景
    D. 夏天的炎热

  2. “钓得碧鲈刚半醉”中的“半醉”指的是什么? A. 醉酒
    B. 醉心于美景
    C. 醉于鱼的美味
    D. 醉于乡愁

  3. 本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享受自然的美好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历史的思考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慨。
  • 《渔舟唱晚》(李白):表现渔家的生活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渔家傲》(陈步墀)与《如梦令》(李清照):两首诗均描绘了水乡的美丽景色,但前者更注重秋天的宁静与思念,而后者强调了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思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步墀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与文化》

以上信息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渔家傲 题蒹葭秋水图》的深邃意境与美丽画面。

相关查询

铨曹署中四咏和云麓作·许忠悯公瘗骨处在文选司今即其地为祠 铨曹署中四咏和云麓作·赵乾所先生手书石刻在稽勋司 铨曹署中四咏和云麓作·王文成公题名碑在验封司 铨曹署中四咏和云麓作·吴文定公手植双藤在大堂后即今藤花厅也 柏枧山顶望仙人台同观湖先生 江上望九华山慨焉有感 复柬方位伯 喜半公归自新都柬寄索画 喜晤彭躬庵先生即送归 送姜学在归吴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小字头的字 同波 皿字底的字 狗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统而言之 乚字旁的字 斩蛇逐鹿 簋簠 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铜盏 桑枢甕牖 包含损的成语 话里有话 白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星虹 蠒卜 仁心仁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