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中秋夕怆怀寄荆幕孙郎中》

时间: 2025-04-26 21:31:17

诗句

白莲香散沼痕干,绿筱阴浓藓地寒。

年老寄居思隐切,

夜凉留客话时难。

行僧尽去云山远,宾雁同来泽国宽。

时谢孔璋操檄外,每将空病问衰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1:17

原文展示

中秋夕怆怀寄荆幕孙郎中
作者: 齐己

白莲香散沼痕干,
绿筱阴浓藓地寒。
年老寄居思隐切,
夜凉留客话时难。
行僧尽去云山远,
宾雁同来泽国宽。
时谢孔璋操檄外,
每将空病问衰残。

白话文翻译

白莲的香气飘散在干涸的池沼上,
绿竹的阴影浓郁,苔藓覆盖了寒冷的土地。
我年老了,寄居在他乡,思乡之情愈发深切,
夜凉如水,留客共话时事艰难。
行脚僧侣已远去云山之外,
来访的雁群同样来自广阔的水乡。
时常感叹孔璋那篇文辞之外,
每次都只问我的空病与衰老。

注释

  • 白莲:白色的莲花,象征高洁。
  • 沼痕:指水面上的痕迹,这里隐喻池塘的干涸。
  • 绿筱:指绿色的竹子。
  • 藓地:长满苔藓的土地,给人寒冷的感觉。
  • 隐切:思乡之情深切。
  • 行僧:四处游行的僧侣,象征流浪与离别。
  • 宾雁:来访的雁,象征友人或客人。
  • 孔璋:指孔子的门徒,意指文人雅士。
  • 操檄:写的文章或文书,通常指政治或军事文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齐己(约780-849),字仲明,号洙泗,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著名僧人,诗风清新淡雅,擅长写景抒情,尤其在描写秋天、月亮等主题上有独特的见解。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中秋佳节,结合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表现了诗人因年老而感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借由自然景色与节令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齐己的《中秋夕怆怀寄荆幕孙郎中》是一首充满了秋日情怀的诗作,诗人在中秋之际,借助白莲、绿筱等自然景物,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开篇“白莲香散沼痕干”以视觉与嗅觉的结合,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冷而孤寂的境地,莲花的香气在池塘的干涸中消散,生动地营造出一种秋天的凉意。

接下来的“年老寄居思隐切”,诗人自述年岁已高,身处他乡,思乡的情感愈加浓烈。通过“夜凉留客话时难”,诗人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孤独感,尽管有客人相聚,但在这个凉爽的夜晚,话语间流露的却是对生活艰难的无奈与忧伤。

最后几句中,“行僧尽去云山远,宾雁同来泽国宽”,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尽管身边有来访的雁群,但内心仍感到孤独与空虚。“时谢孔璋操檄外,每将空病问衰残”,更是流露出对自身衰老与病痛的无奈与感叹。

整首诗在描绘秋意的同时,饱含着人生哲思,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与对友人深切的眷恋,展现了一幅秋日的抒情画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莲香散沼痕干:描绘秋天的白莲花香气在干涸的池塘上消散,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2. 绿筱阴浓藓地寒:绿色的竹子在阴影中生长,苔藓覆盖着寒冷的土地,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3. 年老寄居思隐切:年老的诗人在异乡生活,思乡的情感愈发深切。
  4. 夜凉留客话时难:在凉爽的夜晚,虽然有客人相伴,但谈及时事却充满艰难。
  5. 行僧尽去云山远:行脚的僧侣已远去,象征着离别与孤独。
  6. 宾雁同来泽国宽:来访的雁似乎来自宽广的水乡,暗示着友人的到来。
  7. 时谢孔璋操檄外:时常感叹孔璋的文章之外,暗示对文人风雅的追求。
  8. 每将空病问衰残:每次见面只问及自己的空虚与衰老,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莲的香气与沼水的干涸相结合,表现出时光的流逝。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诗中句子之间的对称和平衡,使得表达更为精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莲:象征高洁与孤独。
  • 绿筱:象征生机与宁静。
  • 夜凉:象征孤寂与思考。
  • 宾雁:象征友谊与相聚。
  • 孔璋:象征文人气质与文化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莲”主要象征什么?

    • A. 高洁
    • B. 丑陋
    • C. 伤感
    • D. 富贵
  2. “年老寄居思隐切”中“隐切”指的是什么?

    • A. 隐士
    • B. 思乡之情
    • C. 隐藏
    • D. 切身的感受
  3.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 A. 自然环境
    • B. 友谊与孤独
    • C. 战争
    • D. 财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与齐己的诗一样,描写了对月亮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齐己则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更深层的社会与人生思考。两者在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齐己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秦娥 菩萨蛮(次圭父回文韵)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同张敬夫) 西江月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 水调歌头 鹧鸪天(叔怀尝梦飞仙,为之赋此。归日以呈茂献待郎,当发一笑) 鹧鸪天 浣溪沙(次秀野酴醿韵) 水调歌头(次袁仲机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块 鬯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声销迹灭 水楔不通 色字旁的字 少吃缺穿 单人旁的字 要言不烦 草行露宿 华结尾的成语 绥聚 纬谶 恃息 九天仙女 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