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浪淘沙》

时间: 2025-05-04 10:10:51

诗句

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

无遮四壁任萧然。

万象森罗为斗拱,瓦盖青天。

无漏得多年,结就因缘。

修成功行满三千。

降得火龙伏得虎,陆路神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0:51

浪淘沙

作者: 吕岩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
无遮四壁任萧然。
万象森罗为斗拱,
瓦盖青天。
无漏得多年,
结就因缘。
修成功行满三千。
降得火龙伏得虎,
陆路神仙。

白话文翻译:

我有一间三间屋的小房子,住在灵源这个地方。
四周没有墙壁,任由微风轻轻吹拂。
万物的形态如同斗拱一样支撑着,
屋顶用瓦片覆盖着蓝天。
经过多年的修行,我得到了无漏的智慧,
结下了因缘。
经过修行,功德已满三千。
能够降服火龙,驯伏猛虎,
在陆地上成就了仙道。

注释:

  • 三椽: 三根椽子,指房屋结构简单。
  • 灵源: 灵气聚集的地方,可能指某个仙境。
  • 无遮四壁: 没有墙壁,形容环境开阔。
  • 万象森罗: 万物的形态和现象。
  • 斗拱: 古代建筑中用于支撑屋顶的构件。
  • 无漏: 指没有烦恼和阻碍,达到一种清净的境地。
  • 因缘: 指因果关系,或修行所结的缘分。
  • 火龙: 可能象征着困难或障碍。
  • 陆路神仙: 指在世间修成正果的神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岩,唐代道士,以诗词和道教文化闻名,常以自然和修行为主题,作品多流露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道教盛行的时代,诗人通过简单的房屋和自然景象表现其修行生活,传达出对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修行生活的深刻理解。诗的开篇描绘了一个简单却充满灵气的居所,象征着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房屋的简单(“三椽”)反映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无遮无挡的环境,这种开阔与自由的状态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诗中“万象森罗为斗拱,瓦盖青天”,通过建筑意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斗拱和青天的结合,不仅体现了形态美,更传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道理。接下来的“无漏得多年,结就因缘”,则是对修行成果的总结,强调了修行过程中因果关系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降得火龙伏得虎,陆路神仙”则表明了诗人经过修行,已能掌握自然界的力量,成为真正的“神仙”,象征着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力量。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修行成果的结合,表达了对道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
    诗人以简单的屋子和灵源的环境引入,表现出一种简朴与高洁的生活状态。

  2. 无遮四壁任萧然。
    开放的环境象征自由与洒脱,诗人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

  3. 万象森罗为斗拱,瓦盖青天。
    通过建筑意象展现自然的伟大与和谐,斗拱支撑着屋顶,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4. 无漏得多年,结就因缘。
    描述了经过长时间的修行,获得了无漏的智慧与因果的理解。

  5. 修成功行满三千。
    表达了修行的努力与成果,功德已满。

  6. 降得火龙伏得虎,陆路神仙。
    最后两句展示了修行的最高境界,能驯服自然的力量,达到神仙的境界。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通过“火龙”和“猛虎”比喻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 对仗: “降得火龙伏得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 诗中“灵源”、“青天”等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与修行的目标。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思想在于对修行与自然和谐的追求,表达了作者渴望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智慧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源: 象征着灵性与道德的源泉,代表理想的生活环境。
  • 青天: 代表自由与广阔,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
  • 火龙、虎: 代表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修行者通过内心的力量与智慧来克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我有屋三椽”中的“三椽”指的是什么? A. 三间房间
    B. 三根椽子
    C. 三个窗口
    D. 三个门口

  2. “无漏得多年”中的“无漏”是指什么? A. 没有雨水漏进来
    B. 没有烦恼和阻碍
    C. 没有朋友
    D. 没有食物

  3. “降得火龙伏得虎”中,火龙和虎象征着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C. 财富与权力
    D. 朋友与敌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吕岩的《浪淘沙》和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但吕岩更强调道教的修行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孤独与逍遥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
  • 《道教文化与唐诗》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高端礼竹屋 访李公晦山居 柬人求驴子 再赠月蓬道人六言二首 杂咏一百首 其六 虞翻 临江使君陈华叟哀诗二首 其一 赠日者朱俊甫二首 用厚后弟强甫韵 观溪西子弟降仙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什伯 踏荒 耒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黑灯下火 奇形怪状 山字旁的字 打凤捞龙 幽没 螭魅罔两 还径 择优录用 屮字旁的字 才贯二酉 生字旁的字 包含疲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