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2:10
巫山一段云•南谯道上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暮火投山郭,朝寒过驿桥。
江云一色秣陵潮。抹断蒋山腰。
秋色低鸿雁,清霜急皂雕。
汀芦沙苇冷萧萧。风雨入南谯。
傍晚的火光映照着山外的村郭,清晨的寒气吹过驿道的桥梁。
江面上的云彩与秣陵的潮水融为一色,仿佛抹去了蒋山的山腰。
秋天的色彩低沉,鸿雁在空中飞过,清霜急促地降临在皂雕身上。
滩涂上的芦苇和沙洲在寒风中冷冷地摇曳,风雨袭来,打入南谯。
彭孙遹(1790年 - 1862年),字子骧,号雨斋,江苏人。清代诗人,工诗词,尤擅山水游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这首诗创作于晚秋时节,诗人行走在南谯道上,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变幻与秋意的深厚,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巫山一段云•南谯道上》是彭孙遹的一首杰作,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全诗描绘了一个傍晚与清晨对比的场景,诗人在暮色与寒霜中,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自然的静谧。诗中的“暮火投山郭”与“朝寒过驿桥”形成鲜明的对照,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常。
诗中的“江云一色秣陵潮”一句,表现了江面与天空的和谐美,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秋色低鸿雁,清霜急皂雕”则通过秋天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寒冬和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汀芦沙苇冷萧萧,风雨入南谯”,通过描绘滩涂的芦苇在寒风中摇曳,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冷清与孤寂。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渗透着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情感真实而深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刻、悠远。
诗中的“朝寒过驿桥”是指哪种天气?
A. 晴天
B. 雨天
C. 寒冷的早晨
“江云一色秣陵潮”中的“江云”指的是什么?
A. 江面上的云
B. 江水
C. 江边的树
诗中表现出哪种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