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0: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0:07
鸦鸟层林晚,菰蒲片雨晴。
长烟收尽小云平。湖月十分明。
横笛临风曲,疏钟隔水声。
两三渔火近芜汀。时有雁鹅惊。
傍晚时分,林间传来鸦鸟的鸣叫,雨后,菰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烟雾已经散去,天空中的小云也变得平坦,湖面上的月亮照得分外明亮。
微风中传来悠扬的笛声,远处传来的钟声与水面相隔,显得格外清晰。
两三点渔火靠近芜草的滩涂,偶尔有大雁和鹅从水面惊起。
陈霆,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巫山一段云 平湖秋月》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湖面和自然景观,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秋天湖面的宁静与美丽。开篇以“鸦鸟层林晚”引入,描写了黄昏时分,鸟鸣声在林间回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菰蒲片雨晴”描绘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第三句“长烟收尽小云平”则从视觉上描绘出烟雾逐渐散去,天空清朗的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
诗中的“湖月十分明”直接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表达出来,月光照耀下的湖面显得格外明亮,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的“横笛临风曲,疏钟隔水声”则通过音乐的意象,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恬静的秋夜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优美的环境中。
最后两句“两三渔火近芜汀,时有雁鹅惊”则通过渔火和惊起的雁鹅,增添了画面的动感,暗示了自然和生活的和谐共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喧嚣尘世中寻求宁静的渴望。
鸦鸟层林晚:黄昏时分,林间传来鸦鸟的鸣叫,描绘出夕阳西下的静谧气氛。
菰蒲片雨晴:雨后,菰蒲在阳光下清新明亮,表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清新。
长烟收尽小云平:远处的烟雾散去,天空变得清朗,象征着心境的豁达。
湖月十分明:湖面上的月亮显得格外明亮,暗示着诗人对美好景象的赞美。
横笛临风曲:微风中传来悠扬的笛声,增添了画面的韵律感。
疏钟隔水声:远处的钟声与水声相隔,形成一种悠远的空间感。
两三渔火近芜汀:渔火点点,靠近杂草丛生的滩涂,增添了生活气息。
时有雁鹅惊:偶尔有雁鹅飞起,打破了宁静,增添了动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湖面、月色和自然生灵,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和谐与满足。
诗中提到的“菰蒲”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诗中提到的“横笛”是指什么?
《月夜忆舍弟》
与《巫山一段云 平湖秋月》一样,通过描绘月夜,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但情感更为深沉,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水调歌头》
同样为描写月亮,体现了对人生的感悟与哲思,风格上更为豪放,而陈霆的诗则更加细腻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