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1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11:01
参云亭晚坐
大暑不可避,微凉安所寻。
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
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
在酷热的夏天是无法逃避的,微微的凉意又哪里去寻觅呢?云霄之上并非是浑浊的世俗,竹树之间却有清幽的阴凉。海边的风先行聚集,山高处的太阳容易沉落。无缘见到明月,萤火虫的光点更加纷乱而深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显,号梦溪,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语言清新,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夏季的傍晚,诗人在参云亭静坐,面对盛夏的酷热与自然的清凉,表达了对环境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索。
《参云亭晚坐》是一首描绘夏日傍晚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在大暑的时节,虽然面临酷热的天气,但仍能在亭中寻求一丝凉意。诗的开头便以“不可避”引入,表现了对自然气候的无奈之感,透出一丝无可奈何的情绪。接下来的“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清澈的天空与阴凉的竹林形成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世俗的浑浊,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渴望清新的情感。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的描写则表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海近的地方风先聚集,阳光在高山上容易沉落,凸显出夏日傍晚的宁静。最后一句“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失落,明月无法相见,萤火虫的光影在夜色中显得更加迷离而深沉,画面感极强,情感也愈加复杂。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景象描绘,蕴含了深厚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感慨。
逐句解析:
大暑不可避,微凉安所寻。
在酷热的夏季无法避开,微微的凉意又在哪里可寻呢?
云霄非浊世,竹树有清阴。
云天之上并不是浑浊的世俗,竹林之间却有清幽的阴凉。
海近风先集,山高日易沈。
靠近海边的地方风首先聚集,高山上的日头容易落下。
无因见明月,萤火乱更深。
无缘见到明亮的月亮,萤火虫的光点显得更加杂乱而深沉。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清新环境的向往,对世俗的反思,以及在孤独中感受到的失落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微凉”是指什么?
“海近风先集”中的“风”指的是什么?
诗中“无因见明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参云亭晚坐》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比较,两者均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的作品更加直接而富有情感,而曾几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