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岩桂二首》

时间: 2025-05-06 02:16:53

诗句

擢本千岩秀,开花八月凉。

虽非倾国色,要是恼人香。

篱下菊清好,林间兰静芳。

可怜遭遇晚,妙语欠苏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6:53

原文展示:

擢本千岩秀,开花八月凉。
虽非倾国色,要是恼人香。
篱下菊清好,林间兰静芳。
可怜遭遇晚,妙语欠苏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桂花的秀丽与芬芳。它生长在千山万岩之中,八月时节开花,给人带来凉爽的感觉。虽然它的容貌并不倾国倾城,却散发着让人心烦的香气。篱笆下的菊花清雅动人,树林中的兰花静谧芬芳。可惜它们遭遇得太晚,精彩的语言无法比拟苏轼与黄庭坚。

注释:

  • :指生长、出众。
  • 倾国色:形容女子的美貌,倾倒国家。
  • 恼人香:令人心烦的香气。
  • 篱下菊:指篱笆下的菊花,象征清雅。
  • 林间兰:指树林中的兰花,象征高洁。
  • 遭遇晚:遭遇的时机较晚,暗指命运不济。
  • 妙语:指美妙的言辞。
  • 苏黄:指苏轼和黄庭坚,都是著名的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贞,号白云,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与思考。桂花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象征着坚韧与美好,诗人通过描绘其生长环境和香气,传达出对生命和美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桂花的生长与香气,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与生命的短暂。诗的开头以“擢本千岩秀”引入,营造出一种秀丽的自然景象。桂花虽不如美人般倾国倾城,但它的香气却让人无法忽视,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对内在美的追求与欣赏。在接下来的描写中,篱下的菊花与林间的兰花分别象征了清雅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不同花卉的喜爱。最后一句“可怜遭遇晚,妙语欠苏黄”,则表现了诗人对命运不公的惋惜,暗示了即使盛开的美丽也难以逃避宿命的束缚。这使得整首诗在赞美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融入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擢本千岩秀”:桂花在千山万岩中生长,显示出其独特的美丽。
  • “开花八月凉”:桂花在八月开花,带来清凉的感觉。
  • “虽非倾国色”:虽然桂花的外貌不如美人。
  • “要是恼人香”:但是它的香气却让人心烦。
  • “篱下菊清好”:篱下的菊花清雅动人。
  • “林间兰静芳”:树林中的兰花静谧芬芳。
  • “可怜遭遇晚”:可惜它们的命运来得太晚。
  • “妙语欠苏黄”:美好的词句无法与苏轼和黄庭坚相比。

修辞手法:

  • 对比:将桂花与美人相比较,强调内在美与外表美的差异。
  • 象征:桂花、菊花和兰花分别象征不同的品格与情感。
  • 拟人:将植物的特征赋予情感,使其更具生命力。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美的赞美,同时流露出对命运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桂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菊花:象征清雅与韵致。
  • 兰花:象征幽静与优雅。
  • 千岩:象征大自然的壮丽与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中,桂花开花的时间是哪个月份?

    • A. 七月
    • B. 八月
    • C. 九月
  2. 诗中提到的两位著名诗人是?

    • A. 李白与杜甫
    • B. 苏轼与黄庭坚
    • C. 白居易与王维

答案

  1. B. 八月
  2. B. 苏轼与黄庭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by 杜甫
  • 《山中与幽人对酌》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曾几的《岩桂二首》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之美,但曾几更侧重于植物的香气与生命的感慨,而辛弃疾则倾向于抒发浓烈的豪情与壮志。两首诗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王郎中妓席五咏。歌(一作王郎中席歌妓) 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 山中赠客 海鸥咏 行路难三首 其三 渔父引 委羽山 曲龙山歌 其一 题梨花睡鸭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蹇人上天 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经官动词 坑衡 遐漂 母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积水成渊 韦字旁的字 请春词 禾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行侠好义 卑鄙龌龊 治气养生 炼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