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清虚亭》

时间: 2025-05-07 02:21:47

诗句

步上危亭欲细看,忽惊风雨暗江干。

此身不作蛮州鬼,犹拟扶筇再倚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21:47

原文展示:

登清虚亭 赵蕃 〔宋代〕

步上危亭欲细看,忽惊风雨暗江干。 此身不作蛮州鬼,犹拟扶筇再倚栏。

白话文翻译:

我登上高高的亭子,想要仔细观赏四周的景色, 突然间,风雨交加,江面变得昏暗。 我这身体,不愿成为蛮州的鬼魂, 还打算扶着拐杖,再次倚靠在栏杆上。

注释:

  • 危亭:高耸的亭子。
  • 江干:江边。
  • 蛮州:古代对南方边远地区的称呼,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 扶筇:扶着拐杖。筇,一种竹子,常用来制作拐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晚年时所作,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提到的“蛮州”可能指作者所在的地方,而“不作蛮州鬼”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执着和对死亡的抗拒。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执着。诗中的“危亭”和“江干”构成了一个高远而开阔的画面,而“风雨暗江干”则增添了一丝悲壮的气氛。最后两句“此身不作蛮州鬼,犹拟扶筇再倚栏”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即使面对风雨和死亡的威胁,作者仍然希望能够再次扶着拐杖,倚靠在栏杆上,欣赏自然的美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步上危亭欲细看”:作者登上高耸的亭子,想要仔细观赏四周的景色。
  2. “忽惊风雨暗江干”:突然间,风雨交加,江面变得昏暗。
  3. “此身不作蛮州鬼”:我这身体,不愿成为蛮州的鬼魂。
  4. “犹拟扶筇再倚栏”:还打算扶着拐杖,再次倚靠在栏杆上。

修辞手法:

  • 拟人:“风雨暗江干”中的“暗”字,赋予了风雨以人的情感,使其显得更加生动。
  • 比喻:“此身不作蛮州鬼”中的“蛮州鬼”比喻死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执着。作者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生命的珍视,即使面对风雨和死亡的威胁,作者仍然希望能够再次欣赏自然的美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危亭:高耸的亭子,象征着高远和开阔。
  • 江干:江边,象征着自然和生命。
  • 风雨:象征着困难和挑战。
  • 扶筇:扶着拐杖,象征着对生命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危亭”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亭子 B. 危险的亭子 C. 废弃的亭子 D. 破旧的亭子 答案:A

  2. 诗中的“蛮州鬼”比喻什么? A. 死亡 B. 疾病 C. 贫穷 D. 孤独 答案:A

  3. 诗中的“扶筇”象征着什么? A. 对生命的执着 B. 对自然的恐惧 C. 对未来的绝望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赵蕃的《登清虚亭》: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悲壮,而赵蕃的诗则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赵蕃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和王之涣的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代诗人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如梦令 春夜 赋赠黄鼎臣北上 梦中作 其一 纪梦八诗 其八 纪梦八诗 其七 纪梦八诗 其六 纪梦八诗 其五 纪梦八诗 其四 纪梦八诗 其三 纪梦八诗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揣歪捏怪 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化为泡影 靑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礼禁未然 开打 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鱼字旁的字 包含宁的成语 旷世奇才 鳣座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牛山之悲 八字旁的字 怎样着 示字旁的字 无名火起 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