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6:02
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生憎鴈骛只盈前,
忽览新诗意豁然。
锦字展来看未足,
玉虫挑尽不成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现实和艺术之间的纠结。诗人对眼前的事务感到厌烦,看到新的诗作时却感到心情豁然开朗。尽管欣赏到美好的文字,但却难以入眠,反映出对创作的执着与追求。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锦字”和“玉虫”可以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诗词的追求与热爱。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诗、文、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对自然和人生活的思考。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心中有许多困扰与烦恼,因而在面对繁忙事务时,偶然读到新诗,感受到心灵的畅快与解脱,反映了他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现实的反思。
杨万里的这首《和范至能参政寄二绝句》通过对“鴈骛”的厌倦与“新诗”的欣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对生活的思考。开头的“生憎鴈骛只盈前”表达了对眼前繁杂事物的厌倦,仿佛生活中的琐事如同飞翔的雁群,让人感到无所适从。然而,当诗人“忽览新诗”时,心灵的豁然开朗让他体会到艺术的力量和美的存在,这一对比既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又体现了诗歌对他精神世界的滋养。
“锦字展来看未足”,说明尽管诗歌的文字华丽美妙,但在诗人的心中,却似乎还不够,反映出他对艺术的追求是无止境的。“玉虫挑尽不成眠”则揭示了诗人对创作的执着与焦虑,内心的渴求和对完美的追求让他难以入眠,表现出他对艺术创作的高度重视和不懈努力。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矛盾与张力,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诗歌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张力,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创作的执着追求,反映了他在繁杂生活中寻找心灵慰藉的过程。
诗中“生憎鴈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欢
B. 厌烦
C. 无所谓
诗人看到“新诗”后有什么感受?
A. 感到沮丧
B. 心情豁然开朗
C. 感到失望
“玉虫挑尽不成眠”说明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财富
B. 权力
C. 艺术
可以将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艺术的追求,但李白的诗更显奔放,而杨万里的诗则更显细腻和内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