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1:43
题荐福寺
千山底里著楼台,
半夜松风万岳哀。
晓起巡檐看题壁,
雨声一片隔林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秘的寺庙环境,山峦重叠中耸立着楼台。夜深人静时,松风在万山中悲鸣。清晨起床后,我在屋檐下巡游,看到墙上的题字,雨声如潮水般从林间传来。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尤其以写景见长,常常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题荐福寺》写于杨万里游览荐福寺时,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寺庙清幽环境的赞美。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们常在游览中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宁静。
这首诗通过对荐福寺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第一联“千山底里著楼台”以“千山”开篇,既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又为后文的情感铺垫。诗人置身于高耸的楼台之间,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第二联“半夜松风万岳哀”则通过“松风”这一意象,引出一种凄凉之感,似乎在诉说山中孤寂的故事。第三联“晓起巡檐看题壁”描绘了清晨的宁静,诗人从梦中醒来,巡游于寺庙之间,展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雨声一片隔林来”,则通过雨声与林间的隔绝,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使整首诗在平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中意象的运用非常巧妙,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外在环境的美丽,也反映了内心的情感变化。这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写法,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荐福寺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一种隐逸的情怀和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楼台的存在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与融合,而松风和雨声则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既有孤独,也有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宁静。
诗中“千山底里”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诗人半夜听到的声音是什么?
“晓起巡檐”中的“晓”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