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8:33
应天长
作者: 刘鹏年 〔近代〕
轻尘飞满菱花镜。云鬓飘萧慵更整。
风儿静。人儿迥。一片心旌摇不定。
苍烟迷曲径。络纬悲啼金井。
回首繁华梦醒。不由人不病。
轻尘飞舞,映满了菱花镜子。云鬓轻飘,慵懒得更不愿整理。
风儿静止,人儿孤独。内心的情感摇摆不定。
苍烟弥漫,迷失在曲折的小径上。秋虫悲鸣,在金井边哀啼。
回首繁华的梦已醒来,让人感到无可奈何,心中充满了忧伤。
刘鹏年(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柔美细腻,常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他的诗作往往蕴含着对人生、爱情以及社会的深刻观察。
《应天长》创作于近代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受时代影响,内心充满了对繁华与幻灭的感慨,借助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过往的追忆。
《应天长》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和优雅意象的古诗。诗中的每一句都如同一幅画卷,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开篇“轻尘飞满菱花镜”,通过描绘镜子上浮尘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慵懒与无奈。接下来的“云鬓飘萧慵更整”,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慵懒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一种不愿整理的心境。
“风儿静。人儿迥。”这一句用简洁的对仗表达了环境的宁静与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把视线转向苍烟及络纬,描绘了曲折的小径与秋虫的悲鸣,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忧伤。
整首诗在回首繁华梦醒时,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最终以“不由人不病”收尾,蕴含了对命运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以“繁华梦醒”为核心,反映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主题思想集中在生命的无常与对过往的感慨之中。
“轻尘飞满菱花镜”中“轻尘”指的是什么?
A. 重物
B. 轻微的尘土
C. 风声
“云鬓飘萧慵更整”中“云鬓”指的是?
A. 头发
B. 帽子
C. 衣服
诗中提到的“络纬”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种虫
C. 一种花
答案:1-B 2-A 3-B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