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44: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44:02
应天长(平湖秋月)
作者: 张矩 〔宋代〕
候蛩探暝,书雁寄寒,西风暗剪绡纤。
报道凤城催钥,笙歌散无迹。
冰轮驾,天纬逼。渐款引素娥游历。
夜妆靓,独展菱花,淡绚秋色。
人在涌金楼,漏迥绳低,光重袖香滴。
笑谏又惊凄鹊,南飞傍林阒。
孤山影,波共碧。向此际隐逋如识。
梦仙游,倚遍霓裳,何处闻笛。
在秋夜的微凉中,虫鸣声声,雁阵传递着寒意;西风轻轻地掠过,仿佛在剪裁细腻的绡纱。
凤城的消息催促着开启新篇,笙歌的声响已无迹可寻。
冰轮高挂,天边的纬线显得逼近,月光渐渐引领着嫦娥漫游。
夜晚的妆容美丽,独自绽放着菱花,淡雅的秋色萦绕其中。
人在金色涌动的楼阁中,时光的漏斗低垂,香气随光影滴落。
笑声中又惊起了凄凉的喜鹊,南飞时伴随着静谧的林影。
孤山的倒影与碧波交融,此时此刻,似乎在隐约相识。
梦中仙游,倚靠着霓裳,何处能听见那缥缈的笛声呢?
张矩,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风格清新脱俗。他善于运用典雅的语言,描绘四季变换和人情冷暖。
本诗创作于秋冬之交,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背景中秋天的宁静与凄凉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应天长(平湖秋月)》是一首以秋夜为背景的抒情诗,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从“候蛩探暝”开篇,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清凉,虫声与雁鸣交织成秋天的乐章,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诗中“冰轮驾,天纬逼”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月光下,感受到那份清冷与遥远。
而“人在涌金楼,漏迥绳低,光重袖香滴”则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金楼之上,香气与光影交织,处处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整首诗不仅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上也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孤独的感慨,同时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
《应天长(平湖秋月)》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矩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冰轮”指的是: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云彩
“漏迥绳低”主要表达了:
A. 时光的流逝
B. 自然的美丽
C. 人生的悲伤
D. 季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