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1:08
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岁旱风尘昏。
十年废放卧岩壑,名虽八品身黎元。
恒暘乞雨雨乞霁,雨转为淫暘转炽。
不知此理果何如,每讶天心异人意。
去年避地还家园,蒿莱满目高侵天。
秋阳肆虐冬益甚,涉春陂泽皆平川。
迩来焦槁遍区宇,黄金剌液胶流弩。
赵侯日为疲瘵忧,应怪鲁书三不雨。
天人大抵常相资,顾我碌碌伤无奇。
鬻浆苦凉屠苦热,敢望屏翳从招麾。
圣主东巡群后觐,万里江淮方水运。
折冲御侮赖亲贤,何独为霖福斯郡。
精诚昭格吾谁欺,顷间祷雨人所知。
忽然檐溜泻河汉,数声霹雳轰相随。
公堂六月清无暑,旋矶龙团试分乳。
官曹相贺复何言,且戒农夫筑场圃。
小人托庇安村墟,获同野老歌而呼。
愿公玉带县金鱼,奉报得雨禾生稃。
霏霏不厌沾衣裾,稍晴欲自躬犁锄。
斯民食足吾其俱,何妨把酒仍观书。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08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我生畏暑如畏焚,奈此岁旱风尘昏。
十年废放卧岩壑,名虽八品身黎元。
恒暘乞雨雨乞霁,雨转为淫暘转炽。
不知此理果何如,每讶天心异人意。
去年避地还家园,蒿莱满目高侵天。
秋阳肆虐冬益甚,涉春陂泽皆平川。
迩来焦槁遍区宇,黄金剌液胶流弩。
赵侯日为疲瘵忧,应怪鲁书三不雨。
天人大抵常相资,顾我碌碌伤无奇。
鬻浆苦凉屠苦热,敢望屏翳从招麾。
圣主东巡群后觐,万里江淮方水运。
折冲御侮赖亲贤,何独为霖福斯郡。
精诚昭格吾谁欺,顷间祷雨人所知。
忽然檐溜泻河汉,数声霹雳轰相随。
公堂六月清无暑,旋矶龙团试分乳。
官曹相贺复何言,且戒农夫筑场圃。
小人托庇安村墟,获同野老歌而呼。
愿公玉带县金鱼,奉报得雨禾生稃。
霏霏不厌沾衣裾,稍晴欲自躬犁锄。
斯民食足吾其俱,何妨把酒仍观书。
我生来就怕炎热,像惧怕火焰一样,而今年的干旱和风尘却让人无奈。
十年来我一直躲在山谷中,虽然官职是八品,但我却是黎民百姓。
太阳总是乞求雨水,雨水却又转为狂风暴雨。
我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到底如何,常常感到天意与人心是如此不同。
去年我回到家乡,满眼都是蒿草高得侵天。
秋天的阳光毒辣,冬天更是严酷,春天的水面都成了平原。
最近焦枯的禾苗遍布整个天地,金色的液体像胶水一样流淌。
赵侯每天都为疲惫和忧虑而烦恼,应该怪鲁国的书信三次没有雨。
天人之间大抵是常有相助的,但我却碌碌无为,伤感无奇。
卖凉水的生意冷清,屠夫的生意却热火朝天,敢希望能躲避炎热的天气。
圣主东巡,群臣前来朝见,万里江淮的水运正忙碌。
抵御外侮的力量靠得是亲贤之士,何以独独为这片土地带来雨水?
我真诚呼求,谁能欺骗我,刚刚祷告求雨,众人皆知。
忽然屋檐下水流如河汉,雷声轰鸣声连绵不绝。
公堂在六月里清爽无暑,岸边龙团试分乳。
官员们互相祝贺又能说什么,且告诫农夫修筑田地。
小人依靠安宁的村庄,能够与乡里的老人一起欢歌呼喊。
希望您能以玉带装金鱼,回报这场雨水让禾苗生长丰盈。
细雨蒙蒙,不厌烦沾湿衣裳,稍微晴朗想要亲自耕耘。
百姓有足够的食物,我也能与他们一起,何妨举杯畅饮再读书。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现对社会民生的关心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诗作于干旱年间,诗人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写,表达了对雨水的渴望及对民生困苦的关注。
这首诗以"喜雨行"为题,展现了诗人对雨水的渴望和对民生的忧虑。开篇以“我生畏暑如畏焚”引出主题,表达了对酷热和干旱的强烈反感。接着通过“十年废放卧岩壑”,揭示了诗人虽有名位却无实权的无奈心情,反映了对朝政的失望与对民生困境的敏感。
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秋阳肆虐”、“焦槁遍区宇”等,勾画出一幅干旱的惨淡景象,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通过对赵侯的描写,展现出社会中人们对雨水的期待与盼望,而“忽然檐溜泻河汉”则是高潮部分,标志着雨水的降临,寓意着希望与生机。
最后,诗人在愉悦的气氛中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期望百姓丰衣足食,自己也能与他们一起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从个人情感到民生关切的层次递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渴求与自然环境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民生困境的深切关怀,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王之道的作品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我生畏暑如畏焚”有什么寓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民生困苦,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切,但其更多表现的是战争带来的苦难。王之道则侧重于自然环境的变化与民生的直接关系,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鸣,但在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上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