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平寺闻子规》

时间: 2025-04-26 02:26:00

诗句

溪山月出满青林,杜宇千声怨碧岑。

越国何年来蜀魄,离人此夜发吴吟。

君为花鸟羁愁主,余有江湖浩荡心。

同在天涯一相遇,太平钟鼓晓沉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6:00

原文展示:

溪山月出满青林,
杜宇千声怨碧岑。
越国何年来蜀魄,
离人此夜发吴吟。
君为花鸟羁愁主,
余有江湖浩荡心。
同在天涯一相遇,
太平钟鼓晓沉沉。

白话文翻译:

月光照耀着青林,幽静的山溪映衬下,杜鹃的叫声千遍万遍,满是对青山的怨恨。越国的神灵何时才能归来蜀地?在这离别的夜晚,我吟唱起吴地的诗篇。你作为花鸟的愁苦主人,而我却胸怀江湖的豪情。在这天涯的尽头,我们相遇了,太平寺的钟鼓声在清晨沉沉地响起。

注释:

  • 杜宇:即杜鹃鸟,因其叫声悲怆,被视为离别的象征。
  • 越国:指古代的越国,传说中越国的神灵可以保佑人们。
  • 蜀魄:蜀地的魂魄,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吴吟:指吴地的诗歌,反映出地域文化和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某个离别的时刻,表现了诗人对故乡(蜀地)的思念以及与友人的情感交织,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离别和思乡情绪的普遍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太平寺闻子规》以自然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惆怅。开篇以“溪山月出满青林”描绘出夜晚月光洒在山林的宁静景象,给人以清幽的感受;而“杜宇千声怨碧岑”则以杜鹃的悲鸣串联起离愁的主题,传达出一种压抑的情感。接着,诗人通过“越国何年来蜀魄”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体现出对越国神灵的期待与对故土的渴望。

诗的最后两句“同在天涯一相遇,太平钟鼓晓沉沉”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描绘了在天涯海角与友相遇的场景,同时也带出一种孤独感与对未来的思索。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山月出满青林:描绘了月光照耀的静谧山林,营造出幽静的意境。
  2. 杜宇千声怨碧岑:以杜鹃鸟的叫声传达对离别的愁苦,表现出浓厚的思乡情怀。
  3. 越国何年来蜀魄: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4. 离人此夜发吴吟:离别之夜,吟唱吴地的诗歌,展现出对故地的怀念。
  5. 君为花鸟羁愁主:将友人比作花鸟的愁苦主人,彰显情感的交织。
  6. 余有江湖浩荡心:自身胸怀江湖,心中有宽广的情怀。
  7. 同在天涯一相遇:在遥远的天涯相遇,暗示着命运的契合。
  8. 太平钟鼓晓沉沉:早晨钟鼓声沉重,寓意着一种无尽的思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比作“花鸟”,形象生动。
  • 拟人:杜鹃鸟的声音被赋予了怨恨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对离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生命旅途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宁静与思念。
  • 杜鹃:代表离别与愁苦。
  • 蜀地:故乡的象征,寄托思乡情。
  • 江湖:象征自由与豪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鸟是?

    • A) 黄鹂
    • B) 杜鹃
    • C) 燕子
  2.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喜欢
    • B) 思念
    • C) 无所谓
  3. “太平钟鼓晓沉沉”中的“沉沉”意指?

    • A) 重
    • B) 轻
    • C) 明亮

答案:

  1. B) 杜鹃
  2. B) 思念
  3. A) 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思乡情,但更直接。
  • 《春江花月夜》:通过自然景色渲染情感,风格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诗品二十四则。旷达 漫题 题休休亭(一作耐辱居士歌) 华下送文浦(一作涓) 杂题九首 其七 李居士 涧户 光启三年人日逢鹿 丑年冬 退居漫题七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亡国灭种 见字旁的字 臼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谷用 閠字旁的字 寸步千里 孤癖 亚卡第亚的牧人 名师出高徒 光辉灿烂 儿字旁的字 衣冠济楚 梁孟相敬 容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