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2:23
金玉不论富,癯然学孟轲。
两番新贡士,半世老监河。
发粟岁无歉,横桥春不波。
阴功写难尽,留与邑人歌。
金银财富并不能评判一个人是否富有,我的志向是追随孟轲的清白和高洁。经过两次科举考试的成功,虽然我已年过半百,却依然在河边担任监守的工作。即使这一年里收成不错,桥上春水却依然平静无波。我的阴功(暗中所做的贡献)难以尽述,只能留给乡里的人歌颂。
作者介绍:李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关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潜经历了人生的波折与反思后所作,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挽罗斯立》作为李潜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与追求。诗中用“金玉不论富”开头,直接指出财富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而是强调了道德品质与学识的重要性。诗人将自己与孟轲相提并论,表现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叙述,展现了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在“发粟岁无歉,横桥春不波”两句中,诗人以收成的丰盈与春水的平静形成对比,反映出他心中复杂的情感。尽管外在的生活条件尚可,但内心的追求却仍然无法得以实现。最后两句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提到“阴功”与“邑人歌”,表明自己所做的贡献难以言表,却希望能留给乡里的人去传颂,这种情感既有对自己无声付出的认可,也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李潜深邃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个人理想、道德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展开,表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李潜在诗中提到的“金玉”象征什么?
诗中“癯然学孟轲”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李潜的《挽罗斯立》更侧重于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两者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