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罗斯立》

时间: 2025-05-02 05:52:23

诗句

金玉不论富,癯然学孟轲。

两番新贡士,半世老监河。

发粟岁无歉,横桥春不波。

阴功写难尽,留与邑人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2:23

原文展示:

金玉不论富,癯然学孟轲。
两番新贡士,半世老监河。
发粟岁无歉,横桥春不波。
阴功写难尽,留与邑人歌。

白话文翻译:

金银财富并不能评判一个人是否富有,我的志向是追随孟轲的清白和高洁。经过两次科举考试的成功,虽然我已年过半百,却依然在河边担任监守的工作。即使这一年里收成不错,桥上春水却依然平静无波。我的阴功(暗中所做的贡献)难以尽述,只能留给乡里的人歌颂。

注释:

  • 金玉不论富:金银和玉石并不能用来评判一个人的真正富有。
  • 癯然:形容人瘦弱清白,这里比喻追求清白的品德。
  • 孟轲:孟子,儒家代表人物,以其高尚的品德和学识著称。
  • 贡士:指科举考试中被选拔出来的人,通常是对有学识和才能者的称呼。
  • 监河:担任河道的监管,指负责水利工作。
  • 发粟岁无歉:今年的谷物产量很好,没有歉收。
  • 阴功:指不为人知的贡献或功劳。
  • 邑人:指乡里的人,特指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居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关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李潜经历了人生的波折与反思后所作,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挽罗斯立》作为李潜的作品,展现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与追求。诗中用“金玉不论富”开头,直接指出财富并不是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而是强调了道德品质与学识的重要性。诗人将自己与孟轲相提并论,表现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追求。随着诗歌的推进,作者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叙述,展现了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在“发粟岁无歉,横桥春不波”两句中,诗人以收成的丰盈与春水的平静形成对比,反映出他心中复杂的情感。尽管外在的生活条件尚可,但内心的追求却仍然无法得以实现。最后两句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提到“阴功”与“邑人歌”,表明自己所做的贡献难以言表,却希望能留给乡里的人去传颂,这种情感既有对自己无声付出的认可,也体现了对社会的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展现了李潜深邃的哲理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金玉不论富:财富并不能反映真正的富有。
  2. 癯然学孟轲:我志向高洁,追求孟子般的品德。
  3. 两番新贡士:经过两次科举,成为贡士。
  4. 半世老监河:年过半百,却在河边担任监守。
  5. 发粟岁无歉:今年的谷物丰收,未有歉收。
  6. 横桥春不波:春天的桥上水面平静无波。
  7. 阴功写难尽:我的贡献难以详细描述。
  8. 留与邑人歌:只愿乡里的人能歌颂我的付出。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财富与道德、丰收与平静形成鲜明对比。
  • 比喻:将自己的志向比作孟轲,体现理想的崇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个人理想、道德追求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展开,表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玉:象征财富与物质。
  • 孟轲:象征清白和理想人格。
  • 监河:象征社会责任与个人付出。
  • 春水:象征生活的平静与内心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潜在诗中提到的“金玉”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友情
    • C. 爱情
    • D. 事业
  2. 诗中“癯然学孟轲”是指什么?

    • A. 对财富的追求
    • B. 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 C. 对名利的渴望
    • D. 对权力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李潜的《挽罗斯立》更侧重于个人的理想与追求,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国家与社会的忧虑。两者虽在主题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对花 和相国元老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其二 天闷幽居即事 过永济桥二首 其一 自作真赞 自余吟 自贻吟 自问二首 自述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逸 鬼字旁的字 合胆同心 家府 巳字旁的字 如坐云雾 恶有恶报 包含兢的成语 粉食 鹤骨松筋 鶗鴂雕卉 鹿字旁的字 得不补失 牛眠龙绕 屮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