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6:46
原文展示:
唐临为万泉丞。县有囚十数人,皆因未入赋而系。会暮春时雨,乃耕作佳期。唐临白县令囚人亦有妻儿,无稼穑何以活人,请出之。令惧其逸,不许。唐临曰明公若有所疑,吾自当其罪。令因请假归乡。临悉召囚令归家耕作,并与之约农事毕,皆归系所。囚等感恩,至时毕集县狱。临由是知名。
白话文翻译:
唐临担任万泉县的县丞。县里有十几名囚犯,都是因为未缴纳赋税而被关押的。正值暮春时节,雨水适宜,是耕作的好时机。唐临向县令报告说,囚犯们也有妻子儿女,没有耕种的话他们怎么活下去呢?请求释放他们。县令担心他们会逃跑,不同意。唐临说,如果您有所疑虑,我愿意承担所有责任。于是县令请假回乡。唐临召集所有囚犯,让他们回家耕作,并与他们约定农事结束后,都要回到监狱。囚犯们感激唐临,到了约定的时间,都准时回到了县狱。唐临因此而闻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昫(887年-946年),字耀远,五代时期后晋的政治家、历史学家。他曾任后晋宰相,主持编纂了《旧唐书》,是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刘昫的文学作品多以史传为主,其文风严谨,注重史实的准确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述了唐临在担任万泉县丞期间,如何体恤囚犯的困境,并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展现了他的仁政和智慧。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因此唐临的行为得到了囚犯的感激和社会的认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事件展现了唐临的仁政和智慧。在暮春时节,唐临考虑到囚犯们的生活困境,提出让他们回家耕作,以解决生计问题。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不仅体现了唐临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也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囚犯们的感激和准时返回,证明了唐临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这首诗简洁明了,通过具体的事件传达了深刻的主题,即仁政和智慧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仁政和智慧。通过唐临的行为,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强调了仁政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唐临担任的职位是什么? A. 万泉县令 B. 万泉丞 C. 万泉县尉 D. 万泉县主簿 答案:B
囚犯被关押的原因是什么? A. 犯罪 B. 未缴纳赋税 C. 政治原因 D. 家庭纠纷 答案:B
唐临提出让囚犯回家耕作的目的是什么? A. 让他们逃跑 B. 减轻监狱负担 C. 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 D. 提高农业产量 答案:C
囚犯们为什么感激唐临? A. 因为唐临让他们回家 B. 因为唐临减轻了他们的刑罚 C. 因为唐临帮助他们解决了生计问题 D. 因为唐临提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