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1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14:20
战士触热冲暑雾,舌燥唇乾惮长路。将军马上设良谋,遥望青山指梅树。齿牙不觉流津津,比似投醪同饮醇。汉鼎未扶竟分裂,惜哉不是调羹人。
战士们在酷热的雾气中奋勇向前,口渴得舌头发干,令人畏惧这漫长的路途。将军在马上制定了良好的策略,远远望去青山中指着梅树。牙齿不觉间流出了口水,仿佛是在品尝美酒般的醇厚。汉朝的鼎尚未扶正却已经分裂,真可惜不是调羹的人。
王安上,宋代诗人,生平较为模糊,但他的作品多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战争频繁之际,诗人通过战士与将军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困境的忧虑以及对战争的反思。
《句其三》以战士与将军的对话为背景,展现了战士在炎热条件下的艰辛与将军的深思熟虑。诗中通过对口渴、长路等意象的描绘,突显出战争的艰难与士兵的苦楚。将军的“良谋”与“青山指梅树”的场景,展现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失对未来的希望和战略的思考。
后半部分通过“汉鼎未扶竟分裂”的感叹,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心忡忡。这种历史的厚重感与士兵的辛劳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战争带来的不仅是生理上的疲惫,还有精神上的压迫。
整个诗歌的情感基调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感与对人世沧桑的感慨。这种对比与反思使得整首诗具有更深层次的哲理内涵。
诗歌通过战士的艰辛与将军的战略思考,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中“战士触热”中的“触”意为: A. 遭遇 B. 触碰 C. 感觉
“汉鼎未扶竟分裂”中的“汉鼎”指: A. 汉朝的鼎盛 B. 汉朝的器皿 C. 汉朝的文化
对比王维的《送别》,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望,但王维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安上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国家命运与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