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1:41
十七门楼压翠鬟,西南一线走严关。
波涛交汇三江水,井邑高凌万仞山。
吴楚帆墙来日暮,巴渝歌舞艳人间。
时平不用夸形胜,戍鼓无声白昼间。
在十七座门楼的压迫下,翠色的山丘显得格外秀丽;
西南一线的道路蜿蜒通向险峻的关隘。
波涛汹涌的三江水汇聚而成,
城镇高耸入云,直逼万仞的高山。
吴楚的船只在黄昏时分归来,
巴渝的歌舞绚丽多彩,令人陶醉。
在安定的时代不用夸耀风景,
白昼里戍楼的鼓声已然无声。
作者介绍:黄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优美的诗词著称,常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其作品多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重庆发展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情,表达了对重庆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安定生活的珍惜。
《重庆府》是一首描绘重庆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重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开篇的“十七门楼压翠鬟”,即以城门为引入,生动地描绘出重庆的山水与城市相融合的景象。接着,诗人将“西南一线走严关”的险峻关隘与“波涛交汇三江水”的壮阔水势相结合,展现了重庆作为山水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描写吴楚帆墙与巴渝歌舞时,诗人用“日暮”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似乎在告诉我们,在这繁华的背后,生活的美好与人们的欢歌笑语是不可或缺的。最后一句“时平不用夸形胜,戍鼓无声白昼间”,则是对安定生活的珍视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和平年代的向往与对繁荣生活的自信。
整首诗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又有文化活动的活泼,展现了重庆这个城市的多元化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十七门楼”与“翠鬟”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重庆自然风光的赞美与人文气息的欣赏,同时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珍视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七门楼”象征什么?
A. 城市的繁荣
B. 自然景观
C. 文化活动
D. 历史遗迹
“戍鼓无声白昼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渴望
B. 对和平的珍惜
C. 对繁华的向往
D. 对孤独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