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3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39:03
浣溪沙 其七
午倦慵将绣帖移。
却揎朱袖捲帘儿。
枝头已有嫩莺啼。
薄倖客游芳草路,
相思人在落花时。
暮云楼外远山迷。
全诗翻译:
午后倦怠懒散,我把绣帖移开。
不禁撩起朱色的袖子,卷起帘子。
树枝上已经传来嫩莺的啼鸣。
薄情的游子在芳草路上徘徊,
相思的人在落花时节愁苦。
傍晚的云在楼外,远山变得朦胧迷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相思”一词在古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具有普遍的文化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清丽的风格著称,常描绘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夏之交,描绘了诗人在午后感受的倦意与思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情感的深切理解。
《浣溪沙 其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午后倦怠的状态,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开头的“午倦慵将绣帖移”,展现了诗人慵懒的状态,仿佛我们也能感受到那种困倦和不愿动弹的惬意。而随后的“却揎朱袖捲帘儿”,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试图清理自己心境的动作,表现出内心的一种不安与渴望。
“枝头已有嫩莺啼”,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还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接下来“薄倖客游芳草路”则转入思念的情绪,薄情的游子在芳草中徘徊,彰显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最后两句“相思人在落花时”与“暮云楼外远山迷”,既有对离别的惆怅,也有对未来的迷茫,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反映了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让读者在欣赏美丽的同时,也感受到那份深沉的思念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思念与孤独,探讨了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午倦慵”指的是:
A. 精力充沛
B. 疲倦懒散
C. 兴致勃勃
“薄倖客”指的是:
A. 忠诚的人
B. 薄情的人
C. 忍耐的人
诗中描绘的鸟是:
A. 大雁
B. 鹊
C. 嫩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俞士彪的《浣溪沙 其七》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思念与孤独,但前者通过自然描写来展现内心情感,而后者则更直接地表达了对离愁的感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