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林云上人见过》

时间: 2025-07-27 03:49:30

诗句

瘦藤十载别康庐,五老山中安称无。

霜后诗禅来访我,为言面目带清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49:30

东林云上人见过

作者: 史弥宁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瘦藤十载别康庐,
五老山中安称无。
霜后诗禅来访我,
为言面目带清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分别已久,时光荏苒,自己在五老山中过着安静的生活。霜降之后,朋友前来探访,谈论着彼此的变化,作者感到面容憔悴,清瘦如同枯藤。

注释:

瘦藤:形容自己消瘦的状态,像干枯的藤蔓。
康庐:指诗人曾居住的地方,代表旧时的生活环境。
五老山:山名,象征隐逸的地方,表明诗人过着清静的生活。
霜后:指秋冬季节,象征时光的流逝。
诗禅:指诗歌和禅宗,表达的是一种精神追求。
清臞:形容面容清瘦,显得憔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字子真,号东林,宋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史弥宁生活在宋代,社会动荡,诗人选择隐居山林,远离世俗纷扰,创作此诗时可能是在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隐居生活的感受。开头以“瘦藤十载别康庐”引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己与友人分别的漫长岁月,仿佛时光的流逝也在不断削减自己的生命力。“五老山中安称无”,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安宁,尽管外界的变化对他而言已无所谓。接着“霜后诗禅来访我”,友人的来访打破了这种宁静,带来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状的反思。最后一句“为言面目带清臞”,表达了诗人在时光侵蚀下的憔悴,既是对友人的问候,也是对自己隐逸生活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用词简练,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瘦藤十载别康庐:十年未见友人,自己变得消瘦,暗示时光的流逝。
  2. 五老山中安称无:在五老山中生活安逸,心境平和,表明对隐居生活的满足。
  3. 霜后诗禅来访我:秋冬时节,友人来访,带来了温暖与思考。
  4. 为言面目带清臞:朋友言及自己面貌的改变,体现出岁月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比作“瘦藤”,形象地表现出自己因岁月流逝而消瘦的状态。
  • 对仗:诗句中“瘦藤”与“面目”,形成一种对比,突出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友谊的珍贵,同时也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思考,深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瘦藤: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时光的流逝。
  • 五老山:象征隐逸与安宁的处所,体现了对自然与自我的追求。
  • :象征严冬,暗示生命的消亡与时间的无情。
  • 诗禅:象征精神的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瘦藤”代表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诗人自己消瘦的状态
    C. 一种植物

  2. “五老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诗人隐居的地方
    C. 诗人的书房

  3. 诗中提到的“霜后”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冬季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终南山》

诗词对比: 对比史弥宁与王维的作品,二者都渗透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是史弥宁更加强调对友谊的思念,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王维的诗歌语言更为简洁,意境深远,史弥宁则在情感上更加细腻和真诚。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华一夜霜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咏史下·曹丕 咏史上·张释之三首 和菜花二首 水车 赤壁赋中四句·用之不竭 石堂 其四 不解算 其三 乙巳邵武建宁夜坐书呈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并蒂莲 私桡 包含甓的词语有哪些 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聿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大莫与京 荠苨 神思恍惚 风树悲 剥肤锥髓 包含猊的词语有哪些 仰视俯育 汤井 屮字旁的字 掣襟肘见 鼓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