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诗》

时间: 2025-05-07 02:20:20

诗句

青青原上草,初和殆毫芒。

迩来没蓬蒿,似有三尺强。

春晖主发生,万物资余光。

迟迟虽不暴,萋萋自能长。

条风与谷雨,其功固难量。

予尝优劣之,岂得相辈行。

大哉发生恩,欲报不可偿。

东野古纯考,作诗本肝肠。

怀亲感春晖,义见游子章。

凯风亦远矣,此道何茫茫。

惟余东野诗,千古遥相望。

张公雷江人,鸡群鹤昂昂。

冰鱼与冬笋,志慕孟与王。

结庐守松楸,至行称淮乡。

我不识君面,因诗得其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20:20

原文展示:

青青原上草,初和殆毫芒。
迩来没蓬蒿,似有三尺强。
春晖主发生,万物资余光。
迟迟虽不暴,萋萋自能长。
条风与谷雨,其功固难量。
予尝优劣之,岂得相辈行。
大哉发生恩,欲报不可偿。
东野古纯考,作诗本肝肠。
怀亲感春晖,义见游子章。
凯风亦远矣,此道何茫茫。
惟余东野诗,千古遥相望。
张公雷江人,鸡群鹤昂昂。
冰鱼与冬笋,志慕孟与王。
结庐守松楸,至行称淮乡。
我不识君面,因诗得其详。

白话文翻译:

原野上的草生机勃勃,初春时节几乎看不到丝毫的细芽。
最近却被蓬蒿掩盖,似乎长得有三尺高。
春天的阳光孕育万物,给万物带来生机与光辉。
尽管春光来得迟缓,却依然能让草木茂盛生长。
春风和谷雨的到来,其效果难以估量。
我曾经权衡过优劣,怎能与之相提并论呢?
伟大的生长之恩,想要报答却是无以为继。
东野的古人都以诗为志,抒发内心的情感。
怀念亲人,感慨春光,义气在游子身上体现。
温暖的春风虽已远去,这条路却是何其渺茫。
唯有东野的诗篇,千古流传,遥相呼应。
张公是雷江人,正如鸡群中翱翔的仙鹤。
冰冷的鱼与冬笋,志向仰慕孟子与王羲之。
在松树下结庐,行走至淮乡,称颂至高的品德。
我不认识你,因诗了解你的情怀。

注释:

  • 青青: 形容草木生机盎然的样子。
  • 毫芒: 微小的细芽或嫩草。
  • 蓬蒿: 一种杂草,常常覆盖在原野上。
  • 春晖: 春天的阳光。
  • 萋萋: 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条风与谷雨: 春天的风和雨,象征着春季的气候。
  • 东野: 指东野的古人,表达对古人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活在文人雅士聚集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抒发情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寄托了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命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亲人的思念和对古人的敬仰,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与人文中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因纳上人寄题望江张氏春晖亭诗》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温暖。诗人以“青青原上草”开篇,立即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氛围,草木初生,象征着新生的希望与力量。接着,诗人提到“春晖主发生”,将春天的阳光与万物的生长紧密联系,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循环。

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人情的感悟,尤其是对亲人的思念。通过“怀亲感春晖”一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整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对亲情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诗的最后两句“我不识君面,因诗得其详”道出了诗人与张公之间的距离感,但又因诗的交流而感到亲近。这种情感的传递,正是古代文人之间情谊的体现,体现了诗歌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青原上草” - 描绘春天的草木生机。
  2. “初和殆毫芒” - 初春时草芽尚未显现。
  3. “迩来没蓬蒿” - 近期杂草已覆盖。
  4. “似有三尺强” - 草生长得很高。
  5. “春晖主发生” - 春光给万物带来生机。
  6. “万物资余光” - 说明春光的普照使万物生长。
  7. “迟迟虽不暴” - 春天虽然来得慢。
  8. “萋萋自能长” - 草木仍能顽强生长。
  9. “条风与谷雨” - 春风和谷雨的到来。
  10. “其功固难量” - 其效果难以度量。
  11. “予尝优劣之” - 我曾权衡过优劣。
  12. “岂得相辈行” - 如何能与其相提并论。
  13. “大哉发生恩” - 生长的恩惠是多么伟大。
  14. “欲报不可偿” - 想要报恩却无以为继。
  15. “东野古纯考” - 东野的古人以诗为志。
  16. “作诗本肝肠” - 诗歌是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
  17. “怀亲感春晖” - 对亲人思念,感慨春日阳光。
  18. “义见游子章” - 义气在游子身上显现。
  19. “凯风亦远矣” - 温暖的春风已然远去。
  20. “此道何茫茫” - 这条路何其渺茫。
  21. “惟余东野诗” - 唯有东野的诗篇依旧流传。
  22. “千古遥相望” - 千古相望,遥相呼应。
  23. “张公雷江人” - 张公是雷江的人。
  24. “鸡群鹤昂昂” - 比喻张公的气质高远。
  25. “冰鱼与冬笋” - 鱼与冬笋的志向。
  26. “志慕孟与王” - 向孟子与王羲之学习。
  27. “结庐守松楸” - 在松树下安居。
  28. “至行称淮乡” - 行为崇高,称颂淮乡。
  29. “我不识君面” - 我不认识你。
  30. “因诗得其详” - 通过诗歌了解你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草木的生长比喻人生的希望。
  • 拟人: 草木似乎具有人性,生机勃勃。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的歌颂和对人情的思考,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生命与希望的象征。
  • 春晖: 生命力的源泉。
  • 风雨: 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松楸: 坚韧与清雅的象征,代表诗人的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春晖”代表什么? A. 秋天的阳光
    B. 春天的阳光
    C. 夏天的阳光
    D. 冬天的阳光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谁的思念? A. 朋友
    B. 亲人
    C. 自己
    D. 古人

  3. “我不识君面,因诗得其详”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我不认识你,但通过诗了解了你
    B. 我认识你,但不想说
    C. 我不想和你交流
    D. 我只通过诗了解自己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对草木的感慨,表达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王之道的作品与杜甫的《春望》在春天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但王之道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强调国事与家国情怀。两者在主题上虽不同,但都体现了对春天的赞美与感慨。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风 秭归醉中怀都下诸公示坐客 将进酒 晦前二日夜欲晓自湖上归对残月独酌 闲居七首 其三 腊月十四日雨 暑行憩新都驿 九月初作 贫居 读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鳌掷鲸吞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門字旁的字 以售其伎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幾字旁的字 遐旨 吞夺 包含附的词语有哪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桃红柳绿 手字旁的字 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枕戈坐甲 洪元 令胤 包含况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