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2:54
片片玉零乱,寒风生惊嗟。
冻雀相飞鸣,俛啄苔上花。
鸣飞饥肠不能实,却上烟梢照斜日。
愁逢冷淡太寂寥,不似春风艳阳质。
片片洁白的梅花散落一地,寒风中令人不禁叹息。
冻得发抖的雀鸟在空中飞鸣,低下身去啄食苔藓上的花。
啼鸣声中,饥肠辘辘却无法得到满足,唯有在烟雾缭绕的树梢上照射着斜阳。
愁苦之中,遇到冷淡的情景显得如此寂寥,不似春风的温暖和阳光的明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梅花自古便为文人所喜爱,象征高洁和坚韧。古时梅花常被用来表达对寒冬的挑战和对春天的期盼。
作者介绍: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擅长以自然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冬季,梅花作为冬季的代表花卉,正值寒冬腊月,诗人通过描绘梅花与冬季的景象,抒发了对生命的思考及对春天的渴望。
这首诗以梅花为中心,展现了冬日的凄凉与生命的脆弱。开篇“片片玉零乱,寒风生惊嗟”便以生动的画面引入,梅花的凋零与寒风的呼啸交织,构成了一幅冷寂的冬日图景。接下来的“冻雀相飞鸣,俛啄苔上花”则通过小鸟的形象,使得画面更具生命感,鸟儿在寒风中挣扎,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也是对生命无奈的隐喻。诗中“鸣飞饥肠不能实,却上烟梢照斜日”的描写,将鸟儿的饥饿与对生存的渴望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受到生存的艰辛与无奈。
最后两句“愁逢冷淡太寂寥,不似春风艳阳质”则是情感的升华,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温暖春天的向往。整首诗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冬日的寒冷与生命的脆弱,同时也表达出对春日美好的期待与渴望,使得整个作品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梅花为线索,通过描绘冬日的冷寂,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生存的艰辛,同时又流露出对温暖春天的向往,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片片玉零乱”中的“玉”指什么?
“冻雀相飞鸣”中的“冻雀”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春风艳阳质”意在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