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20: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20:24
何期一雨成三日,
约客同行竟未能。
春到分时阴不解,
夜当深处气犹凝。
帘低卷箔看飘洒,
礎润添香散郁蒸。
想见故园梅落尽,
和羹消息又堪凭。
谁曾想到一场雨竟下了三天,原本约好同行的朋友却未能相聚。春天到来的时节,天气依然阴沉不散,夜深处的空气仍然凝重。低垂的帘子卷起,透过窗户看着雨水飘洒,湿润的地面散发出香气,令人心旷神怡。想必故乡的梅花已经落尽,听闻的消息又能让我寄托思念。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反映了宋代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和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体现了那时人们的生活状态与情感。
作者介绍:刘学箕,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为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正值雨季,表现了诗人因天气影响而未能与朋友相聚的惆怅心情,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情感纠葛。
《苦雨》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场春雨的绵长与诗人内心的孤寂结合在一起。诗的开头“何期一雨成三日”展现了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惊讶,接着“约客同行竟未能”,则表达了因雨错失与朋友相聚的遗憾。春天本应是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但“阴不解”的天气却让人感到沉闷,仿佛春天的气息被这场雨所掩盖。
在描写中,“帘低卷箔看飘洒”生动地呈现了雨水的细腻与柔和,令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美。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又将视线转向故乡,通过对“梅落尽”的想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惆怅,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感。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绘中,流露出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阴不解”),通过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情感;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春雨中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乡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自然环境对人情的影响,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何期一雨成三日”意指什么?
A. 下雨三天
B. 朋友未能相聚
C. 春天来了
D. 天气晴朗
“约客同行竟未能”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高兴
B. 愤怒
C. 失落
D.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同为描写春雨的《春夜喜雨》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雨的不同感受与表现手法,刘学箕的诗更显孤寂,而杜甫的则体现了对春雨滋润万物的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