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2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25:23
人言此井有灵源,
潮落潮生透海门。
陵谷未须穷变易,
朱墙裹濮王园。
人们说这口井里有灵气的源头,
潮水涨落,透过海门而生。
山陵和谷地的变化并不需要穷尽探讨,
朱红的墙壁环绕着濮王的园子。
刘学箕,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诗歌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思考。
《鳗井》创作于宋代,社会经济文化繁荣,诗人在此背景下,关注自然景观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表达对自然灵性的向往和对人世变迁的哲理思考。
《鳗井》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古诗,描绘了一口灵性井水的奇特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诗的开头以“人言此井有灵源”引入,立刻吸引读者的注意,暗含人们对自然界神秘现象的好奇与敬畏。接着“潮落潮生透海门”,诗人以潮水的涨落比喻自然的规律,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无常。
“陵谷未须穷变易”一句,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淡然态度,似乎在提示人们不必过于执着于事物的变迁。最后一句“朱墙裹濮王园”,则将视线转向人类的居所,强调了人类文明的富丽与自然的交融。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种从容不迫的哲学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探讨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变迁的从容心态,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入思考。
选择题:诗中“潮落潮生”主要表达了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濮王园”象征着____。
判断题:诗人对变化持悲观态度。(对/错)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学箕的《鳗井》更侧重于自然的灵性与人文的关系,而王维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隐逸生活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