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畿舟居阻雪怀寄二三知旧三首之三》

时间: 2025-08-11 15:14:48

诗句

沄沄清川流,冉冉浮云阴。

天寒日云莫,鱼鸟方潜沈。

吾岂厌安隐,东浮违宿心。

一官未足养,老境行侵寻。

牛歌感白石,马骨要黄金。

慙无子虚作,万里悬知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15:14:48

原文展示:

沄沄清川流,冉冉浮云阴。
天寒日云莫,鱼鸟方潜沈。
吾岂厌安隐,东浮违宿心。
一官未足养,老境行侵寻。
牛歌感白石,马骨要黄金。
慙无子虚作,万里悬知音。

白话文翻译:

清澈的溪水缓缓流淌,浮云悠悠地飘过天际。
天气寒冷,阳光被乌云遮挡,鱼儿和鸟儿都深潜水底。
我怎会厌倦这安静的生活,只是东漂浮动违背了我心中的安宁。
一官半职根本无法养活我,老年的生活也渐渐逼近。
牛儿的歌声让我感慨白石,马骨却需要黄金。
我惭愧没有子嗣,孤独地在万里之外悬挂着知音。

注释:

  • 沄沄:形容水流清澈的样子。
  • 冉冉:缓缓地,慢慢地。
  • 云莫:云层遮挡了太阳。
  • 潜沈:指鱼鸟潜入水中,暗指隐蔽。
  • 安隐:安静隐居的生活状态。
  • 一官:指小官职。
  • 老境:老年的境遇。
  • 牛歌:牛的叫声(也指农事的劳作)。
  • 白石:象征坚硬和耐久的事物。
  • 黄金:象征财富和权力。
  • 子虚:意指没有子嗣。
  • 知音:指理解自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字季真,号秋水,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其词风清新俊逸,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贺铸在仕途上历经坎坷,常因政治原因而被贬,生活多有波折。

创作背景:

《东畿舟居阻雪怀寄二三知旧》是贺铸在东畿舟居时写的一组诗词,表达了他对旧友的思念以及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象,抒发了个人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风光与个人心境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前两句描写了清川与浮云,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寒冷的环境,仿佛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随着情境的展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愈加明显,尤其是面对老境的侵袭,生活的压力逐渐显露出来。

“吾岂厌安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渴望,但“东浮违宿心”又透露出他对现状的不满与挣扎。诗人在官职未能养活自己的困窘中感受到了人生的艰辛,“牛歌感白石,马骨要黄金”更是将生计与理想的落差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愧疚与无奈,惭愧于没有子嗣,独自一人漂泊在外,无法找到真正理解自己的人,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深刻地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沄沄清川流,冉冉浮云阴:描绘出清澈的溪水与悠闲的浮云,呈现出一种宁静的自然景象。
  2. 天寒日云莫,鱼鸟方潜沈:天气寒冷,阳光被云遮挡,鱼鸟都潜入水底,暗示生活的沉重与压抑。
  3. 吾岂厌安隐,东浮违宿心:表达对安静生活的渴望,但不得不漂泊,违背内心的安宁。
  4. 一官未足养,老境行侵寻:小官职无法养活自己,生活的压力逐渐逼近。
  5. 牛歌感白石,马骨要黄金:对生活中艰辛的感慨,牛的歌声与马的骨头象征着普通人的劳作与追求。
  6. 慙无子虚作,万里悬知音:对没有子嗣的惋惜与孤独的思考,渴望理解的人却相隔千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牛歌与白石相对比,象征着坚韧的生活与内心的感慨。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安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旧友的思念,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挣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川:象征着纯净与宁静。
  • 浮云:象征着变幻与无常。
  • 鱼鸟:象征着自由与隐秘。
  • 牛歌:象征着劳动与生计。
  • 黄金:象征着财富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A. 热闹繁华
    B. 宁静寒冷
    C. 暴风骤雨
    D. 温暖明媚

  2. “牛歌感白石”的意思是? A. 牛的叫声让人感到快乐
    B. 牛的叫声让人感慨生命的艰辛
    C. 牛的叫声让人感到孤独
    D. 牛的叫声与白石无关

  3. 诗人对安静生活的态度是? A. 厌倦
    B. 向往
    C. 无所谓
    D. 忽视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江雪》 柳宗元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贺铸的这首诗更关注于个人在自然中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贺铸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张骠骑邠宁行营 泉州赴上都留别舍弟及故人 赠鲁山李明府 山中老僧 永安寺照上人房 送闻上人游嵩山 与林蕴同之蜀途次嘉陵江认得越鸟声呈林林亦闽中人也 韦晤宅听歌 与洪孺卿自梁州回途中经骆谷见野果有闽中悬壶子…闽人 自南山却赴京师,石臼岭头即事寄严仆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溷殽 全貌 付诸一笑 生字旁的字 溢巷填街 刀字旁的字 酉字旁的字 包含袋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祸绝福连 靡颜腻理 暄腾 景星庆云 治一经,损一经 屋下架屋 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