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1: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1:28
金缕曲 游狮子峰
作者:邓均吾
决眦入归鸟。立狮蜂松林涛静,犹闻清啸。
迦叶西来趺坐处,锦石秋花红袅。
问可有谪仙人到。天际芙蓉青不断,尽苍苍莽莽归残照。
且收作,卧游稿。思深兴极忧心悄。
望神州几时剪却,当关虎豹。
我与斯人非楚越,忍看燎原小草。
但挽得天河水倒。涤荡中原安衽席,纵吾庐独破何须道。
今古意,山灵晓。
归鸟飞入眼帘,松林幽静,狮子峰下的涛声如同清啸回荡,
迦叶坐禅的地方,秋花红艳,映照在锦石之上。
请问是否有谪仙人到此?天边芙蓉花青翠不绝,
苍茫的天空下,残照渐渐归去。
我也想收集这些游玩时的稿件,内心深思,忧虑重重。
何时才能剪断神州的纷乱,捍卫好我的家园?
我与那人并非楚越,何忍看这燎原的小草。
只要能把天河的水倒转,荡涤中原,安坐席地,
即便我的小屋破败,也不必在意。
古今的情思,山中的灵气已然觉醒。
邓均吾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对社会的关注。他的诗风清新,富有哲理,常常结合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
此诗写于游览狮子峰时,作者在此沉思,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金缕曲 游狮子峰》通过对狮子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诗中开篇以“归鸟”引入,既有生动的自然意象,又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归属的思考。接着通过“迦叶”的提及,将佛教的宁静与反思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人在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流露出对人世间纷扰的忧虑,尤其在“望神州几时剪却”一句中,展现了对国家前景的关心与忧虑。最后,诗人通过“挽得天河水倒”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整体上,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情感上则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哲思以及对社会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广阔视野和深邃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中“归鸟”象征什么?
“迦叶”在诗中代表什么?
诗人对国家前景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