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0:05
金缕曲 又题卷后
作者: 洪炳文 〔清代〕
庭院无人处。绮情生镇日悲秋,悄无一语。百感填膺芒角露,恨少霓裳歌舞。漫记忆前身儿女。泥雪三生重印证,谱新词遑说推敲苦。天有缺,石能补。生平只为多情误。触牢愁酩酊难浇,蓬莱易沮。哀乐小年难自遣,只听琵琶低诉。何处是满庭芳树。但愿仙风飘引去,到珠宫重问云霞侣。离别久,泪如雨。
在无人打扰的庭院中,绮丽的情感使我在这个悲秋的日子里感到无尽的哀伤,心中默默无言。各种复杂的感情像芒角上的露珠,充满心间,恨不得能有更多的歌舞来抒发。无尽的回忆让我想起往昔的儿女情长。泥雪般的三生三世的情感重重印证,却没时间去细细推敲新谱的词曲。天有缺口,石头可以补;我这一生不过是因为多情而误入歧途。面对牢牢的愁苦,纵然酩酊也难以浇灭,蓬莱的美好却轻易消逝。悲欢离合的小年难以自我解脱,只能听琵琶低声诉说。哪里还有满庭的芳树呢?只希望仙风能将我引走,到珠宫再去询问云霞的伴侣。离别已久,泪水如雨纷飞。
洪炳文,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个人情感和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洪炳文的诗风多情而细腻,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为题材。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以庭院的孤寂为背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渺茫与无奈。
《金缕曲 又题卷后》是一首充满愁苦与思念的词作,作者通过对庭院无人、秋天的悲凉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开篇的“庭院无人处”便设定了一个清冷的场景,引发读者的共鸣。接着,诗人借助细腻的描写表达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尤其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诗中提到的“泥雪三生重印证”,不仅是对过去情感的回顾,也象征着深厚的缘分与命运的纠缠。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间情感的交融,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的“泪如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充分展现了诗人在离别后的痛苦与思念,令人感动。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与离别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无望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与人生哲思。
诗中“庭院无人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
C. 喜悦
D. 愤怒
“泥雪三生重印证”中的“泥雪”比喻了什么?
A. 友情
B. 情感的复杂与深厚
C. 自然景物
D. 生活的简单
诗中提到的“琵琶”主要象征什么?
A. 音乐
B. 记忆与思念
C. 快乐
D.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