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六和塔》

时间: 2025-05-01 23:54:14

诗句

钱塘江上撑空塔,塔外遥山翠作堆。

酒罢凭栏呼落日,水云深处子陵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4:14

原文展示:

登六和塔
阳枋 〔宋代〕
钱塘江上撑空塔,塔外遥山翠作堆。
酒罢凭栏呼落日,水云深处子陵台。

白话文翻译:

在钱塘江上矗立着高耸的塔,塔外远处的青山如同堆积的翠绿。饮酒之后,倚栏而立呼唤落日,水云深处隐约可见子陵台。

注释:

字词注释:

  • 钱塘江:浙江省的一条大河,古称“钱塘”。
  • 撑空塔:这里指的是六和塔,形象地描绘其高耸入云的样子。
  • 遥山:远处的山。
  • 翠:青绿色,这里形容山的颜色。
  • 酒罢:喝完酒后。
  • 凭栏:倚靠在栏杆上。
  • 呼落日:呼唤着即将落下的太阳。
  • 水云深处:水面和云彩交融的深处。
  • 子陵台:历史上著名的景点,传说中为东汉的隐士子陵所居。

典故解析: 子陵台传说是东汉隐士子陵的居所,象征着隐逸与脱俗,诗中提到它,暗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作多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格清新,意蕴深厚。

创作背景: 《登六和塔》作于阳枋游览钱塘江时,借助登塔的视角,抒发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及对隐逸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钱塘江上的六和塔,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撑空塔”和“遥山翠作堆”形象地勾勒出高耸的塔和远处的山,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眼中的大自然之美。第三句“酒罢凭栏呼落日”则转向个人情感,饮酒后的悠然自得,似乎在享受生活的惬意。同时,诗人呼唤落日,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美丽的黄昏,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最后一句“水云深处子陵台”则将视野拉回到远方的隐逸之地,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思考,形成了一种隐逸与世俗生活的对比。这首诗在简练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钱塘江上撑空塔”:描绘六和塔高耸入云,给人以壮观之感。
  • “塔外遥山翠作堆”:远山如翠绿的堆积,表现自然的层次感与美丽。
  • “酒罢凭栏呼落日”:饮酒后的闲适,抒发对落日景象的渴望。
  • “水云深处子陵台”:提到子陵台,象征隐逸,寄托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遥山翠作堆”,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远山的模样。
  • 对仗:“酒罢凭栏呼落日”与“水云深处子陵台”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塔”:象征着人类的智慧与努力,反映出一种高远的追求。
  • “落日”: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的瞬间,带有淡淡的哀愁。
  • “子陵台”:隐逸之地的象征,寄托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位? A. 李白
    B. 阳枋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子陵台”象征什么? A. 友情
    B. 隐逸生活
    C. 战争
    D. 财富

  3. “呼落日”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A. 对未来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友情
    D. 对财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登六和塔》与王之涣的《登高》均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王之涣在描写中更强调了孤独与哀伤,而阳枋则展现了对隐逸与自然的向往,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集殿卿池亭分赋 其一 九日与张古松登峄山 九日与诸子晚眺 九日次周县宰韵 九日奉呈同僚四绝句 九日侍皇太后登高 九日登赤壁 九日招天章 九日怨十章 其十 九日鹤塘庄过黄耳祠次高进之韵六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曲复 业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鹿字旁的字 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研桑心计 韧战 疾雨暴风 彐字旁的字 南蛮鴃舌 包含租的词语有哪些 松皮脯 父严子孝 乡野 众品交荐 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