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相思(饯别)》

时间: 2025-07-27 16:46:29

诗句

风萧萧。

雨萧萧。

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

烟迢迢。

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

舟人频报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6:46:29

原文展示:

长相思(饯别)
风萧萧。雨萧萧。相送津亭折柳条。
春愁不自聊。烟迢迢。水迢迢。
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

白话文翻译:

风声萧萧,雨声淅淅,送别时在渡口折下柳条。
春天的忧愁让我无法自已,烟雾缭绕,水面遥远。
打算在江边停船画桨,舟上的人频频报告潮水的涨落。

注释:

  • 风萧萧:形容风声凄凉,表示送别的氛围。
  • 雨萧萧:形容雨声细微,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情景。
  • 津亭:渡口,船只停靠的地方。
  • 折柳条:古时送别时折柳枝,象征离别。
  • 春愁:春天的愁苦,表达人在春季时的感伤情绪。
  • 烟迢迢,水迢迢:形容烟雾和水面遥远,表达思念的绵长。
  • 驻画桡:拟停船画桨,意指停留在江边。
  • 舟人:船上的人,传递潮水的信息。

典故解析:

折柳送别的传统源于《诗经》中的《关雎》,表示对朋友或亲人的不舍之情。在古代,柳树被视为离别的象征,尤其是在春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仲明,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婉约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同时反映出宋代人对离别的普遍感受。

诗歌鉴赏:

《长相思(饯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开篇的“风萧萧,雨萧萧”便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气氛,恰如送别时的心情。柳条的折下,不仅是一种礼仪,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春愁不自聊”一句,直接表露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却因离别而生悲。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人们在送别时常有的心境。接下来的“烟迢迢,水迢迢”,通过远处的烟水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思念的绵延与无尽。

最后的“舟人频报潮”,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将送别的情景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萧萧,雨萧萧:设置了送别的氛围。
    • 相送津亭折柳条:表明送别的方式,柳条象征离别。
    • 春愁不自聊:表达诗人内心的愁苦。
    • 烟迢迢,水迢迢:渲染思念的远和深。
    • 准拟江边驻画桡:表达停船的意愿,象征留恋。
    • 舟人频报潮: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愁”用来表达复杂的感情。
    • 拟人:舟人如同传递心情的使者。
    • 对仗:如“烟迢迢,水迢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 主题思想:本诗主要表现了离别时的愁苦和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人们在送别时常有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柳条:象征离别与希望。
  • 风雨:代表送别时的凄凉与不舍。
  • 烟水:表达思念的远和深,具有朦胧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相送津亭折柳条”中的“津亭”指的是? A. 渡口
    B. 亭子
    C. 河边

  2. “春愁不自聊”中的“春愁”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快乐
    B. 春天的忧愁
    C. 春天的天气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离别的伤感
    B. 春天的美好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同样表达离别的情感。
  • 李白的《送友人》:体现送别时的情感深度。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长相思(饯别)》与白居易的《送别》,两者均表现了离别的情感,但刘克庄更侧重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而白居易则更直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文赏析》
  • 《离别诗歌的文化内涵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登城楼 十二月二日夜梦与客并马行黄河上息於古驿 初夏野兴 冬初出游 无题 读李杜诗 登江楼 癸丑七月二十七夜梦游华岳庙二首 其一 寄成汉卿将军 曾仲躬见过适遇予出留小诗而去次韵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象生 沥青 幾字旁的字 包含肃的词语有哪些 政令不一 熠熠生辉 音位 革字旁的字 软绵 包含齐的成语 依经傍注 推锋争死 米字旁的字 连甍接栋 子字旁的字 吴市吹箫 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