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

时间: 2025-05-07 06:56:56

诗句

忧世愁肠转断蓬,趋时好色上芳藂。

古来只有春平直,披拂年来也不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6:56

原文展示:

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

忧世愁肠转断蓬,趋时好色上芳藂。古来只有春平直,披拂年来也不公。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心中忧虑国家,愁苦似断了的蓬草。趁着时节的美好,我在花丛中徘徊。自古以来只有春天是公正的,然而面对这动荡不安的时局,春风也显得不那么公平。

注释:

字词注释:

  • 忧世愁肠:忧虑国家的心情,形容内心的愁苦。
  • 断蓬:比喻无依无靠,漂泊不定的状态。
  • 趋时好色:迎合时节,追求美好的事物。
  • 芳藂:盛开的花草。
  • 春平直:春天的景色是和谐、公正的。
  • 披拂:形容春风轻柔的吹拂。

典故解析:

  • 春平直:古代诗人常用春天的景象来象征美好与和谐,这里提到的春平直,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字子良,号景山,世称“曹景山”。其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常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夕节期间,正值战乱时期,诗人随黄帅访问战场,感受到家国之忧,抒发了对社会动荡和个人处境的无奈与愁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忧国忧民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思考。诗中“忧世愁肠转断蓬”一句,将个人的愁苦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显示出深厚的家国情怀。接着,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但“披拂年来也不公”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春风虽美,却无法改变国家的动荡。

诗歌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痛苦。曹彦约用细腻的笔触将人间的美好与社会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深刻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忧世愁肠转断蓬:诗人感到国家动荡,心如断蓬,四处漂泊,缺少依靠,表达出深重的忧虑。
  • 趋时好色上芳藂:在美好的春天,诗人渴望追求美好事物,然而这种追求似乎是徒劳的。
  • 古来只有春平直:自古以来,春天总是象征着和谐与公正,然而这美好的象征在现实中却变得不公。
  • 披拂年来也不公:春风虽柔和,但现实的动荡让人感到无奈,春天的美好与社会的残酷形成强烈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忧愁比作“断蓬”,形象生动,传达出孤独无助的情感。
  • 对仗:诗句中运用了对仗的修辞,使得语言更为工整。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感情。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春天美好的描绘与现实动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反映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无奈的现实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漂泊与无依无靠的状态,表现诗人的愁苦。
  • 芳藂:象征美好的事物,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象征和谐与希望,但在诗中却与现实的苦难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忧世愁肠转断蓬”中的“蓬”指的是什么? A. 依靠 B. 漂泊 C. 美好

  2. 诗中提到的“春平直”意指? A. 春天的美好 B. 春天的公正 C. 春天的气候

  3. 诗中“披拂年来也不公”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曹彦约的诗歌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曹的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人民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文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元夜经过象冈书院 寄进士崔鲁范 观察晋陵龚公招饮城南太白楼二首 其一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 送刘仲修 峡中和卜彦才韵 题双鹊图 读宋人文 相思儿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戈字旁的字 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泰山鸿毛 孤立无助 腐索奔马 文字旁的字 病民害国 昏疲 甘字旁的字 置铅 开阶立极 心字底的字 棕钙土 大吼大叫 皮字旁的字 烦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