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42
如梦令
作者: 沈岸登 〔清代〕
才见绿杨飘絮,
又见赪桐垂乳。
三十六鸳鸯,
尽在藕花深处。
飞去,飞去,
生怕晚来烟雨。
刚刚看到绿杨树上飘飞的柳絮,又见到红色的桐树低垂着花蕾。三十六只鸳鸯,恰好在深藏于藕花中的地方。它们飞走了,飞走了,生怕晚来时遭遇烟雨。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含了春天的生机与爱情的美好。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沈岸登,清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如梦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借助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现了对爱情和生命的热爱。
《如梦令》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爱情的美好。诗中提到的绿杨柳絮和赪桐花蕾,生动地描绘了春季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和温暖的感受。尤其是“三十六鸳鸯,尽在藕花深处”,不禁让人联想到双双对对的美好爱情,鸳鸯在藕花中徘徊,象征着春天的浪漫与温情。
最后一句“飞去,飞去,生怕晚来烟雨”,则表现了对失去美好时光的惧怕,突显出对爱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春意盎然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层次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才见绿杨飘絮”中的“绿杨”指的是:
A. 柳树
B. 桃树
C. 梧桐
D. 橙树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着:
A. 友谊
B. 爱情
C. 亲情
D. 快乐
诗的最后一句“生怕晚来烟雨”表达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时光的忧虑
C. 对爱情的绝望
D. 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