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7: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7:20
如梦令 其三 步梅村先生韵
张令仪 〔清代〕
被拥馀香痴坐。好梦为谁惊破。
窗外语绵蛮,怪煞流莺一个。
无奈。无奈。欲觅残魂重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迷醉于残留香气的环境中静坐的情景。美梦却被谁惊扰了呢?窗外的声音轻柔而绵长,只有那只流莺显得格外奇怪。无奈,真是无奈,想要再寻回那已逝的梦境,重新入睡。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流莺”常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爱情的耳语,流莺的歌声也常在古诗中传达情感的细腻与忧伤。诗中“好梦为谁惊破”可以视作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感叹。
张令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婉约、细腻著称,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此诗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被梦境所吸引,却又因现实的声音而不得不回到现实中,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梦境的追求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
这首《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的心理状态。首句“被拥馀香痴坐”描绘了一个被香气包围的静谧场景,营造了浓厚的梦幻氛围,诗人沉醉其中,似乎在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然而,随之而来的“好梦为谁惊破”,则突显了梦境的脆弱和现实的无情,仿佛在提醒着读者,梦境是如此易逝,现实却无可逃避。
窗外的“语绵蛮”,声声入耳,给人以温柔的感觉,但“怪煞流莺一个”又让人感到突兀,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的“无奈,欲觅残魂重卧”,进一步表现了对于失去美梦的惋惜和对再次入睡的渴望,仿佛在诉说一种无尽的追寻。
整首诗以梦境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动,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无奈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诗中“被拥馀香痴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好梦为谁惊破”中的“惊破”意指什么?
诗中的“流莺”象征着什么?
可以将张令仪的《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探讨了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沉,而张令仪则更倾向于表达一种无奈和潇洒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