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9:29
红尘拂面望春门,
绿草齐腰金谷园。
鹤篆遍书苔满砌,
犬声遥在月明村。
春风院院深笼锁,
细雨纷纷欲断魂。
拾得残红忍抛却,
阿咸头上伴银幡。
在红尘中拂面而过,遥望春天的门口;
绿草齐腰的金谷园映入眼帘。
鹤的篆书遍布,苔藓满铺石阶,
远处犬吠声响起,似在月明的村庄。
春风在院子深处笼罩着,
细雨纷纷洒落,仿佛要断了人的魂。
捡起残留的花瓣,心中难忍抛却,
阿咸的头上飘扬着银色的幡。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此诗作于唐寅中年时期,正值其艺术生涯的巅峰。他常在身处繁华与隐逸之间,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开头两句“红尘拂面望春门”,描绘了一个人从世俗的喧嚣中,向往春天的美好。接下来的“绿草齐腰金谷园”,则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充满生气的春日景象。
第三、四句通过“鹤篆”和“犬声”,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观察。春风、细雨的描写又传达出一种柔和而又略显忧伤的情感,似乎在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
最后两句“拾得残红忍抛却,阿咸头上伴银幡”,以拾花的细节结束,传达了对即逝美好的留恋和珍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尘嚣的思考,情感深邃且富有哲理。
“红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自然
B. 世俗
C. 美好
“犬声遥在月明村”中,犬声的作用是什么?
A. 增加生活气息
B. 表达孤独
C. 表达宁静
诗中提到的“金谷园”主要象征了什么?
A. 自然的美
B. 理想的生活环境
C. 文人雅士的追求
答案: 1-B, 2-A, 3-B
可以将唐寅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春天景象中的不同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