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36: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6:36
一身憔悴挂衣襟,
半壁藤床倚树林。
去日苦多休检历,
知音谅少莫修琴。
平康驴背驮残醉,
谷雨花栏费朗吟。
老向酒杯棋局畔,
此生甘分不甘心。
我身心憔悴,衣襟上挂着忧愁,
半边藤椅倚靠在树林边。
过去的苦日子太多,别再去回忆,
知音本就稀少,不必再去修琴。
在平康的驴背上,我背着最后的醉意,
在谷雨时节,花栏旁吟唱却不再畅快。
渐渐变老,我常常在酒杯和棋局旁徘徊,
这一生我甘愿分开,却不甘心如此。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苏州人,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他在诗词和绘画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特别以工笔花鸟和人物画最为人称道。唐寅的诗词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人生哲理,风格洒脱而富有个性。
《漫兴十首》是唐寅在晚年创作的一组诗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后,唐寅对往事有了深刻的反思,诗中流露出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人生苦闷的深刻感受。开头的“憔悴”二字,便将诗人的疲惫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生活的无力和对过去的不满。接下来的藤床与树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却又孤独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他在自然中的无所依托。
“去日苦多休检历,知音谅少莫修琴。”这一句直接点出了他对过去的厌倦与对知音的失落。唐寅自觉知音难觅,琴声不再,因此对往事的回忆也显得多余。平康驴背上的醉意,象征着他对生活的无奈与逃避,而在“谷雨花栏费朗吟”中,尽管自然美好,但他却无法再感受到那份畅快的吟唱,表现出一种内心的困扰。
最后两句“老向酒杯棋局畔,此生甘分不甘心”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老去的唐寅,虽甘于分离,却又不甘心于这种孤独的现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围绕着对人生苦闷的反思,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以及面对人生无常的接受与不甘。唐寅通过个人的情感,折射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纠葛。
唐寅的《漫兴十首 其三》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知音谅少莫修琴”中的“知音”指的是什么?
诗中的“老向酒杯棋局畔”反映了什么?
唐寅的《漫兴十首 其三》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知音的渴望,但唐寅的作品更多地流露出无奈与孤独,而李白则显得更加豪放与积极。在情感的基调上,前者偏向沉郁,后者则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与豪情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