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雪中通判家饮回》

时间: 2025-05-01 13:50:42

诗句

朔风声满枯桑枝,阴云不定蛟龙归。

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

访君留连举酒卮,胡琴奏罢欢已微。

小驹跨去没四蹄,飘花凌乱沾人衣。

醉目远望天地迷,何暇更问孤鸿飞。

茅屋岂无单且饥,平明共贺麦陇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50:42

原文展示:

朔风声满枯桑枝,阴云不定蛟龙归。
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
访君留连举酒卮,胡琴奏罢欢已微。
小驹跨去没四蹄,飘花凌乱沾人衣。
醉目远望天地迷,何暇更问孤鸿飞。
茅屋岂无单且饥,平明共贺麦陇肥。

白话文翻译:

北风呼啸着,满树的枯桑枝都在作响,阴云沉沉,仿佛龙归故里。冻鸟在高高的树上聚集,密布的云层万里无边,寒气愈加逼人。我去拜访你,举杯畅饮,胡琴的奏乐已经渐渐微弱。小马驹跨过来,四蹄都在飘落的花瓣中消失,花瓣纷飞,沾湿了我的衣衫。醉眼朦胧中遥望天地,已经迷失了方向,何必再去询问孤独的鸿雁飞去的方向呢?茅草屋里难道没有单衣和饥饿吗?但在明亮的日子里,我们还是要一起庆贺丰收的麦田。

注释:

  • 朔风:北风。
  • 蛟龙:传说中的龙,常用于形容云雨的变化。
  • 冻禽:冻得发抖的鸟。
  • 酒卮:酒杯。
  • 胡琴:一种弦乐器。
  • 小驹:小马。
  • 飘花:指纷飞的花瓣。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简陋房屋。
  • 麦陇:指麦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岱舸,宋代著名诗人。他以诗歌和散文闻名,早期受到王安石的影响,后期则自成一派,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梅尧臣在雪天拜访友人时,诗中描绘了寒冷的气氛与友人团聚的温暖,反映了诗人对友谊和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雪中通判家饮回》是一首体现梅尧臣独特风格的诗作。诗中开篇便以“朔风声满枯桑枝”描绘了凛冽的北风,给人以强烈的寒意,暗示了冬季的萧条。接着,阴云的描写与蛟龙的意象相结合,展现了天气的多变和自然的威严。而“冻禽聚立高树时”,则通过对冻鸟的描写,反映了生物在寒冬中的无奈与适应。

随着诗情的发展,诗人转入友人相聚的场景,酒杯在手,胡琴轻奏,尽显人间的欢愉与温暖。此时小马驹的出现,带来了自然的生动感,飘落的花瓣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细腻。醉眼朦胧之间,诗人却又感到天地的迷失,这种由欢愉转向孤独的情感,强化了诗的深度。

最后,诗人以“茅屋岂无单且饥”自问,体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困境的反省。在庆贺丰收的同时,他也意识到生活的艰辛与短暂,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朔风声满枯桑枝:北风呼啸,枯桑枝上发出声响,传达出寒冷的气息。
  2. 阴云不定蛟龙归:阴云变化不定,似乎预示着蛟龙将归,暗示天气的不稳定。
  3. 冻禽聚立高树时:寒冷的季节,冻鸟聚集在高树上,表现出冬天的生机和无奈。
  4. 密云万里增寒威:密布的云层使寒气愈加逼人,突显环境的压迫感。
  5. 访君留连举酒卮:拜访朋友,举杯畅饮,表现出人际间的温暖和友谊。
  6. 胡琴奏罢欢已微:胡琴的音乐奏完,欢愉的气氛也随之减弱,暗示欢乐的短暂。
  7. 小驹跨去没四蹄:小马驹的离去,象征着生活的流逝,带走了欢乐。
  8. 飘花凌乱沾人衣:纷飞的花瓣洒落在身上,增添了诗的细腻感。
  9. 醉目远望天地迷:醉眼看去,天地模糊,体现出心境的迷茫。
  10. 何暇更问孤鸿飞:无暇去追问孤鸿的去向,表现出一种无奈与释然。
  11. 茅屋岂无单且饥:茅草屋中虽有单衣,但依然感到饥饿,体现生活的艰辛。
  12. 平明共贺麦陇肥:在明亮的日子里,大家一起庆贺丰收,体现希望与团聚。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蛟龙归”,用龙的形象比喻天气变化,引发联想。
  • 拟人:如“冻禽”,赋予鸟类以人的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寒冷与友人相聚的欢愉,反映了生活的对比与哲思,展现了在困境中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传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纯洁与冷清,反映诗人的内心世界。
  • :代表自然的力量,暗示生活的无常。
  • :象征友谊与欢聚,传达生活的乐趣。
  • :象征自由与生命的脆弱,反映对自然的感悟。
  • :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朔风声满枯桑枝”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春天的温暖
    • B. 冬天的寒冷
    • C. 秋天的丰收
    • D. 夏天的炎热
  2. “胡琴奏罢欢已微”中“已微”指的是什么?

    • A. 欢乐渐渐消失
    • B. 酒杯已满
    • C. 音乐变得嘈杂
    • D. 花瓣纷飞
  3. 诗人在最后一联中提到“茅屋岂无单且饥”,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 A. 愉快
    • B. 无奈
    • C. 轻松
    • D. 忧愁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雪中通判家饮回》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均描绘了自然景象和人际关系,但梅诗更侧重于冬日的寒冷与友谊的温暖,而王诗则通过水乡的风光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诗人的情感,但在意象的选择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三怨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二怨 四怨三愁五情诗十二首。一怨 赠道师 浐川寄进士刘驾 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 长城下 去不返 姑苏台 怨歌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该广 夜结尾的成语 色字旁的字 兀字旁的字 票房价值 音程 口语籍籍 敲脂吸髓 腐索捍马 包含忍的词语有哪些 欠字旁的字 深功 推己及物 建寅 骨字旁的字 包含荜的成语 绞丝旁的字 排斥异己 包含滓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