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 其一》

时间: 2025-07-28 15:45:04

诗句

借问炎交路若何,片帆南指广州过。

知君怕见桄榔树,近岭猿声日渐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5:45:04

原文展示:

安南歌四首送沈使君 其一 借问炎交路若何,片帆南指广州过。 知君怕见桄榔树,近岭猿声日渐多。

白话文翻译:

请问通往炎热交州的路上情况如何?我乘着小船向南直指广州前行。我知道你害怕见到桄榔树,因为靠近山岭的地方,猿猴的叫声日渐增多。

注释:

  • 炎交路:指通往交州(今越南北部)的路,因地处南方,气候炎热。
  • 片帆:指小船的帆,这里代指小船。
  • 桄榔树:一种热带植物,可能因其形状或传说中的寓意而被诗人提及。
  • 近岭猿声:靠近山岭的地方,猿猴的叫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1479-1511),明代文学家,字昌谷,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中期的著名诗人,与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徐祯卿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祯卿为送别沈使君而作,沈使君即将前往交州任职。诗中通过描绘南行的景象,表达了对沈使君旅途的关心和对南国风光的描绘。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首句“借问炎交路若何”即表达了诗人对沈使君即将前往的交州路途的关心。第二句“片帆南指广州过”则描绘了沈使君南行的具体情景,通过“片帆”一词,传达了旅途的孤独与遥远。后两句“知君怕见桄榔树,近岭猿声日渐多”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暗示了沈使君对南国陌生环境的畏惧,以及旅途中的孤寂与不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旅途的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借问”引出话题,表达了对沈使君旅途的关心。
  • 第二句用“片帆南指”形象地描绘了沈使君的南行路线,同时传达了旅途的孤独感。
  • 第三句通过“知君怕见”表达了诗人对沈使君心理的了解。
  • 第四句“近岭猿声日渐多”则通过猿声的增多,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沈使君的孤寂。

修辞手法:

  • 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南行的景象,如“片帆”、“桄榔树”、“猿声”,传达了沈使君的情感和旅途的氛围。
  • 象征:桄榔树和猿声可能象征着南国的陌生和旅途的艰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关心,通过描绘沈使君的南行旅途,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旅途的忧虑。

意象分析:

  • 片帆:象征着旅途的孤独和遥远。
  • 桄榔树:可能象征着南国的陌生和旅途的艰辛。
  • 猿声:象征着旅途的孤寂和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炎交路”指的是通往哪里的路? A. 广州 B. 交州 C. 海南 D. 广西 答案:B

  2. 诗中的“片帆”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帆布 D. 帆船 答案:B

  3. 诗中的“桄榔树”可能象征着什么? A. 南国的美丽 B. 旅途的艰辛 C. 友人的思念 D. 自然的和谐 答案:B

  4. 诗中的“猿声”象征着什么? A. 旅途的欢乐 B. 旅途的孤寂 C. 自然的和谐 D. 友人的思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徐祯卿的其他送别诗,如《送友人》等。
  • 其他明代诗人的送别诗,如文徵明的《送沈周》等。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送友人》与本诗在主题上相似,都是表达对友人的送别和关心。
  • 文徵明的《送沈周》与本诗在风格上相似,都是清新自然的诗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徐祯卿诗集》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送别诗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知郡韩公挽诗 其一 次韵林褎然知县留题筠庄因寄之二首 大暑久不请谒登南楼望成父西庵慨然奉思因成 彦定知县府判池有双莲置酒其上坐客有诗姑三 次韵翁士特题行闲轩 次韵叶观文送杏花 秋居杂咏 其二 留题叶成父尚书山庵普光明堂 西山冈得步奉怀蹈元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尘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戈字旁的字 蔻丹 陇戍 言字旁的字 依然故我 突厥文 快快活活 如龙似虎 三点水的字 包含算的词语有哪些 随遇 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不器之器 翠消红减 正刑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