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1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7:17
赐饮初逢禊节佳,
昆池新涨碧无涯。
九门寒食多游骑,
三月春阴正养花。
共喜流觞修故事,自怜双鬓惜年华。
凤城残照归鞍晚,
禁御无风柳自斜。
在这个美好的清明节,受赐饮酒,
昆池的水面上新涨起一片无边的碧绿。
在九门的寒食节,游骑的人很多,
三月的春天,阴云笼罩,正是养花的好时节。
大家欢聚流觞,修缮旧日的故事,我却自怜双鬓,惋惜这年华。
凤凰城的余晖下,归鞍的时间已经晚了,
禁苑里的柳树,微风不动,自然地斜倚着。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散文和诗词闻名,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采与内容并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三日赴宴口占》创作于清明节期间,诗人受邀参加宴会,表达了与友人们一起饮酒作乐的愉悦,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三日赴宴口占》以清明节的欢聚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开头两句描绘了春日的美景,昆池的新水碧绿,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接着提到“寒食”的游骑,暗示了节日的热闹与欢快。通过“流觞修故事”的描写,诗人表达了与友人共庆的愉悦心情,但随即转入对个人年华的自怜,表现出对青春易逝的惋惜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结尾两句,诗人在落日余晖下归鞍,柳树在静谧中斜倚,勾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此时的诗人,虽然享受着宴会的欢乐,却也不禁思考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这首诗既有自然的美,又有人文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哲思。
整首诗围绕春日的欢聚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三日赴宴口占》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美
B. 友谊与时光
C. 旅行见闻
“流觞”在诗中主要指什么?
A. 一种饮酒方式
B. 一种游玩活动
C. 一种节日习俗
诗中提到的“寒食节”是在什么时间?
A. 二月
B. 三月
C. 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