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4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0:27
背市园居寂,到门芳草深。
呼童出贳酒,留客坐鸣琴。
鸟作辞春语,松生入夏阴。
求羊无夙约,开径自相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初夏园居景象。居住在市外的园子非常寂静,门前芳草茂盛。诗人呼唤小童拿出酒来招待客人,让他们在这里坐下来弹琴。鸟儿在枝头鸣唱,似乎在告别春天,松树则为夏天带来阴凉。虽然没有约定要来这里吃羊肉,但诗人仍然在小径上寻找,随意而又自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自然、闲适生活的情怀,体现了“隐逸”思想。
作者介绍:
潘纬,唐代诗人,其诗以清新自然、情趣盎然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初夏,诗人与王应凤及友人相聚在佘子玉园,借此机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清幽雅致生活的理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园居景象,展现了诗人宁静而闲适的心境。开头两句“背市园居寂,到门芳草深”,描绘了一个远离喧嚣的居所,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接下来的“呼童出贳酒,留客坐鸣琴”,透出一种温暖的待客之道,彰显了诗人对友人的重视和珍惜。诗中“鸟作辞春语,松生入夏阴”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季节的更替,鸟儿的鸣叫仿佛是在向春天告别,树木则为炎夏带来阴凉,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好。
最后两句“求羊无夙约,开径自相寻”则流露出一种随意而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没有事先的约定,却依然享受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洒脱与坦然。整首诗情趣盎然,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唐代文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潘纬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呼童”指的是什么?
A. 小狗
B. 小孩
C. 小鸟
D. 小猫
诗中“鸟作辞春语”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夏天的来临
C. 秋天的到来
D. 冬天的到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