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1: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1:34
次韵书事 其三
熙宁事作崇宁样,
嘉祐政为元祐师。
但得至诚行号令,
坐令风俗似当时。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政治的思考。熙宁时期的治理模式被视为崇宁时期的样板,嘉祐的政治被认为是元祐的榜样。只要真诚地执行号令,就能使风俗习惯与当时的治理状态相似。
诗中提到的“熙宁”、“崇宁”、“嘉祐”、“元祐”,都是北宋时期的年号,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及其政治特色。这些年号的提及,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关注以及希望在当下的治理中借鉴历史经验的愿望。
朱翌,宋代诗人,以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气和民生状况。
这首诗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作者希望通过历史的借鉴,提醒统治者应关注民生和社会风俗,以达到良好的治国效果。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四句中蕴藏了深刻的历史思考和政治见解。作者通过对熙宁、崇宁、嘉祐、元祐等历史时期的回顾,展现出对历史治理智慧的尊重与继承。诗中强调“至诚”,反映出作者对于治理者应具备诚信与真诚的期待,这不仅是治国理政的基础,也是塑造社会风俗的关键。整首诗在寓意上流露出一种对理想治理的追求,既有对历史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出诗人对国家和社会未来的关切。
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意思更加鲜明。使用了历史典故,增强了诗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历史的借鉴价值和诚实治国的重要性,表达了诗人对社会风俗和治理效果的关注与期待。
诗中提到的“熙宁”代表哪个时代的年号?
A. 北宋
B. 南宋
C. 唐朝
诗中强调的治国理念是什么?
A. 明法治国
B. 至诚行号令
C. 以武治国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提到的年号?
A. 嘉祐
B. 崇宁
C. 元和
这些书籍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词背景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