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洞仙歌 梅,集词名》

时间: 2025-04-29 05:13:36

诗句

一枝春色,送早梅芳信。

步月西湖暗香喷。

恰鹤冲天去,蝶恋花来,消息透、多丽小桃红衬。

东风齐著力,侬意难忘,上最高楼也无闷。

疏影满庭霜,十二时中,清平乐、两同心印。

纵鹊踏花翻临江仙,唱点绛唇词,诉衷情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3:36

原文展示:

一枝春色,送早梅芳信。步月西湖暗香喷。恰鹤冲天去,蝶恋花来,消息透多丽小桃红衬。东风齐著力,侬意难忘,上最高楼也无闷。疏影满庭霜,十二时中,清平乐两同心印。纵鹊踏花翻临江仙,唱点绛唇词,诉衷情近。

白话文翻译:

春色在一枝梅花上绽放,送来早春的芳香信号。走在西湖旁,暗香扑鼻而来。正当鹤飞向天空,蝴蝶也来恋花,消息透过绚丽的桃红色映衬而出。东风齐心协力,我的情思难以忘怀,即使登上高楼也没有烦闷。疏影在庭院中洒满霜,十二时辰中,清平乐的旋律共鸣着两颗心。纵然喜鹊踏花翻飞,吟唱着点绛唇的词句,诉说着心中的情感。

注释:

  • 芳信:指芳香的信号,暗示梅花的香气。
  • 步月:走在月光下,暗示夜晚的美好。
  • 鹤冲天:形容鹤飞翔的高远,象征着自由与高尚。
  • 疏影:梅花的影子,形容梅花的姿态。
  • 清平乐:一种曲调,表达愉悦的心情。
  • 点绛唇:古代词牌名之一,常用来表达柔情蜜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陈常,现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的创作。他的作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春季,正值梅花盛开之时,诗人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情感的向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对人间情感的深刻体悟。

诗歌鉴赏:

《洞仙歌》通过梅花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诗中“芳信”和“暗香喷”的描写,传递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梅花不仅是春的象征,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与内心情感交相辉映,使得整首诗浑然一体。

诗人以“鹤冲天去,蝶恋花来”描绘了鸟儿的自由与生命的交织,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随后的“东风齐著力”则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和谐、富有音乐感。最后以“诉衷情近”收尾,情感的真挚与深刻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情感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枝春色,送早梅芳信:梅花在春天开放,传递着早春的气息。
  2. 步月西湖暗香喷:在西湖边走,感受到梅花的暗香扑鼻而来。
  3. 恰鹤冲天去,蝶恋花来:正当鹤飞天,蝴蝶也来花间舞动,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
  4. 消息透多丽小桃红衬:春天的消息透过艳丽的桃花映衬出来。
  5. 东风齐著力,侬意难忘:东风令万物复苏,我的情思却难以忘怀。
  6. 上最高楼也无闷:即使登上高楼,心中也没有烦闷。
  7. 疏影满庭霜,十二时中:梅花的影子洒满庭院,时光流转。
  8. 清平乐两同心印:两颗心在清平乐中共鸣,表达了情感的契合。
  9. 纵鹊踏花翻临江仙:喜鹊在花间飞舞,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10. 唱点绛唇词,诉衷情近:吟唱柔美的词句,表露心中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梅花、鹤、蝶等自然意象比喻爱情与生命。
  • 拟人:暗香、东风等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表现力。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语句更加整齐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和春天的生机,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展现了生命的希望和情感的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是春天的使者。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力量,带来温暖与生机。
  • 鹤与蝶:象征自由与爱情,代表着生动而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洞仙歌》主要描写了什么主题? A. 爱情
    B. 自然景色
    C. 生命的希望
    D. 以上皆是

  2. “东风齐著力,侬意难忘”中的“侬”指的是谁? A. 诗人
    B. 梅花
    C. 春天
    D. 蝴蝶

  3. 诗中提到的“清平乐”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乐曲
    C. 一种景象
    D. 一种情感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梅》(李清照)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早梅》:同样以梅花为主题,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与感慨。
  • 《春望》:则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出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 《王陈常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史》

相关查询

送萧履庵之镇宁二首 其二 送萧履庵之镇宁二首 其一 送陈翁归攸用前韵一首 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 其三 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 其二 次韵杨应宁久旱三首 其一 送吴江陈知县 次韵答攸县陈翁钺 送太仓俞良臣之安州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款的词语有哪些 反复无常 艸字旁的字 备位将相 暴内陵外 野无遗贤 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竹膏 包含窖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上雨旁风 戈字旁的字 约结 违恩负义 淫偷 履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