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6:41
春衣初试,映湖光脉脉。
记得罗衫一痕碧。
正鱼龙,曼衍莺燕纷纭,
原不合,悄向众中怜惜。
已令君识面,又不关情,
此境迷离信难觅。
谁遣杏花媒,噈使游蜂,
句引去,寻春油壁。
不埋怨湖山惹相思,
反画出湖山教人思忆。
春天的衣服刚刚试穿,映照着湖面的波光闪烁。
我记得那件碧色的罗衫上,有一丝痕迹。
此时正是鱼龙跃动,莺燕飞舞的繁忙景象,
其实并不相干,但我却悄悄地在众人中怜惜。
你已经让我认识了面容,却又不关乎情感,
这个迷离的境地,真让人难以寻觅。
是谁让杏花作为媒介,
使游蜂在花间飞舞,
把诗句引导到春天的油壁车旁。
我不怨恨湖山引起我的相思,
反而更画出湖山,令我思念难忘。
蒋士铨,清代诗人,字景初,号逢春,晚号鹤云。生于清康熙年间,生活于清代中期,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善于用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
《洞仙歌》创作于春季,反映了诗人在春天的感受和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思考。这首诗是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结合,表现了他在春光明媚时节的抒情心境。
《洞仙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春衣初试,映湖光脉脉”,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湖面波光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接着“记得罗衫一痕碧”一句,表达了对往事的怀念与细腻的情感,这种情感通过一件衣物的痕迹传达出来,令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柔软与细腻。
诗中“正鱼龙,曼衍莺燕纷纭”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繁荣与活力。然而在这份繁荣中,诗人却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迷茫,“已令君识面,又不关情,此境迷离信难觅。”这表达了诗人与情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尽管彼此熟识,却又无法深入情感,令人感到无奈。
最后,诗人以“谁遣杏花媒,噈使游蜂,句引去,寻春油壁”结束,全诗在自然与情感的交织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春天的思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生动,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爱情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自然美景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渴望,反映出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有哪些?
A. 湖光、鱼龙、莺燕
B. 雪花、寒风、枯树
C. 星辰、月光、沙滩
诗人的情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爱情的思考
B. 对战争的控诉与对生活的无奈
C. 对金钱的渴望与对权力的追求
“已令君识面,又不关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相思之苦
B. 友情的淡漠
C. 亲情的温暖
《洞仙歌》与《春望》的对比:
两首诗都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洞仙歌》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春望》则充满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展现了更广阔的情感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