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6:5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6:58:52
洞仙歌四首 其三
作者:姚燮 (清代)
锦猧梦熟,更香深人悄。
拍扇怜伊蝶裙小。
渐肩山酒晕,带汗生红,
春倦也,领扣背花松了。
罘罳沉夕照,那处横筝,
商略柳边露台好。
伫影水精帘,残了瓜灯,
又天上玉河明到。
奈秋上鬟丝瘦无多,
便风露凉宜,也须眠早。
在锦绣的梦中,香气更浓,夜深人静。
轻轻拍扇,怜爱那小巧的蝶裙。
渐渐地,肩头的酒意晕染,带着汗水的红晕,
春天的倦怠,领口的花也松开了。
渔网沉浸在夕阳的照耀中,
哪里可以听到横筝,柳边的露台真好。
驻足在水晶帘下,瓜灯的光影已经残缺,
又看见天上明亮的玉河流淌。
奈何秋天来临,鬟发瘦弱无多,
即使风露微凉,也应早些入眠。
作者介绍:姚燮,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致及人情世态,风格清新雅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这首《洞仙歌四首 其三》以其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春秋交替时节的独特氛围。诗中融合了梦境与现实,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倦怠中,感受到的美好与忧伤。开头的“锦猧梦熟”让人感受到一种梦幻般的美好,紧接着通过“拍扇怜伊蝶裙小”描绘出一种轻盈的舞动感,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中间部分“渐肩山酒晕,带汗生红”展现了春日的温暖与醉意,透出一种慵懒的恬静。诗人用“罘罳沉夕照”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夕阳的余辉下,生活的美好似乎在悄然消逝。最后,随着秋意的渐浓,诗人不得不面对时间的流逝与变化,“奈秋上鬟丝瘦无多”充满了无奈与感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锦猧梦熟”用梦境的绚丽来表现美好的情感,“拍扇怜伊蝶裙小”则通过动作描绘了女子的优雅。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春秋变化中的人们对美好瞬间的珍惜,及对岁月无情的感慨,在细腻的情感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面哪一句体现了对女子的欣赏?
A. 奈秋上鬟丝瘦无多
B. 拍扇怜伊蝶裙小
C. 渐肩山酒晕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玉河”象征什么?
A. 生活的无常
B. 远方的美丽
C. 时间的快速流逝
答案:B
“春倦也,领扣背花松了”中的“松了”表示什么?
A. 生活的懒散
B. 情感的舒展
C. 物品的损坏
答案:A
通过以上内容的呈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