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1:53
洞仙歌 其一 张公洞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童山寂历,有神仙窟宅。鬼斧何年巨灵劈。
呀然开辟处天壤中宽,深无极,直下鸿濛千尺。
炬光迷近远,线缕萦盘,侧厂飞梁度空碧。
出鸟道枝撑,迎面峥嵘,愁颠坠低头踞蹐。
问丹灶玉堂白云封,只怪石嵯峨,张公遗迹。
在寂静的童山上,隐匿着神仙的洞府。究竟是何时,巨灵用鬼斧劈开了这块山石?
在这开辟的地方,天地显得宽广无比,深邃无边,直下去有千尺的鸿濛。
烛光在远近中迷离,光线缠绕如丝,侧面飞梁横跨于碧空之上。
鸟儿飞出的道儿像枝杈撑着,迎面而来的巍峨山峰,让人心中愁苦,不禁低头沉思。
我问那丹灶玉堂被白云包围的地方,只怪这高耸的石头,留下了张公的遗迹。
作者介绍
董元恺是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而闻名。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道教文化的推崇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具有浓厚的个性和风格。
创作背景
《洞仙歌》是董元恺在游览张公洞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神仙文化的向往。张公洞是一个著名的道教胜地,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诗中表现出作者对这一人文历史的感悟与思考。
《洞仙歌 其一 张公洞》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思想,引导读者走入一个超越现实的仙境。诗的开篇描绘了童山的寂静和神秘的窟宅,立刻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接着,作者用“鬼斧何年巨灵劈”来形象地描绘山石的奇特,展现出自然的伟力与神秘。
诗中“深无极,直下鸿濛千尺”的描写,突显了洞的深邃和不可测度,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无边的孤独与渺小。在“炬光迷近远,线缕萦盘”中,作者将烛光的微弱与远近的迷离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梦幻而又朦胧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神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人世纷扰的逃避,折射出一种哲学的思考与人文的关怀。最终,诗的结尾提及张公的遗迹,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人间烦扰的逃避,寄托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人文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洞仙歌 其一 张公洞》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鬼斧”主要是形容什么?
诗中哪个意象代表了历史的痕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